liú,(1) 成色好的黄金。(2) 同“镏1”。
jīn,(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组词】: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组词】: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组词】: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句】: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句】: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组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组词】:金代。(9) 姓。
1. 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
3. 指供涂饰用的金泥。
⒈ 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
引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近年 辽宁、河北 各地出土大批 辽 代鎏金和银制手工艺品。”
《文物》1973年第6期:“涂金时用牙刷柄形的铜棒先蘸盐、矾等混合液体,然后轻沫金泥涂器上,用无烟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即固于器上,这就是古代的鎏金,也就是后世的火镀金。”
⒉ 指供涂饰用的金泥。参见“鎦金”。
引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佛高九尺五寸……傅以鎏金,巍然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