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 [dú lún chē]
1. 只有一个车轮的小车,多用手推着走。
英[wheelbarrow;]
独轮车 引证解释
⒈ 手推的单轮小车。
引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柳开 ﹞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於帘前,凡几千轴,载以独轮车。”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十五:“移向 轩辕臺 顶住,鹿牀轻载独轮车。”
杨朔 《东风第一枝·雪浪花》:“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
《散文》1982年第7期:“那时候的独轮车,车架是木头的,车轮是木头的,连车轴、车耳(轴瓦)也是木头的。”
国语词典
独轮车 [dú lún chē]
⒈ 只有一个轮子,用手推行的小车。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般载杂卖》:「又有独轮车,前后二人把驾,两旁两人扶拐,前有驴拽,谓之『串车』,以不用耳子转轮也。」
独轮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车释义:宋 代装载食品沿街叫卖的独轮车。
- 2.
叽咕车释义:木制独轮车。 推行时发出叽咕叽咕的响声,故称。
- 3.
木牛释义:⒈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復出 祁山,以木牛运。”《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木牛暂息,则师人有乏爨之忧;流马尽行,则丁壮有无聊之苦。”清 宋聚业《题南阳旅壁》诗:“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⒉一种耕具。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木牛》:“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以两人字架施之,架各安轆轤一具,轆轤中繫以长绳六丈,以一铁环安绳中,以贯犂之曳鉤,用时,一人扶犂,二人对坐架上,此转则犂来,彼转则犂去,一手而有两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江慎
- 4.
木牛流马释义:三国时诸葛亮制作的运输工具。相传木牛流马就是一种人力独轮车。一说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即人力四轮车。
- 5.
江州车释义:一种手推的独轮车,便于山地运输。相传为 诸葛亮 在 巴郡 江州县(属今 四川省 重庆市)创制,故称。《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 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小车》。
- 6.
虹蜺释义:⒈亦作“虹霓”。即螮蝀。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蜺,也称副虹、雌虹或雌蜺。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意飘飘焉若在乎倒景之流。”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二》:“我们如果根据神话,说从前某某大仙,曾推着独轮车在虹霓上走,现在要仿他造一条路,那便无所不可了。”⒉旧时以虹蜺色彩艳丽,比喻人的才华藻绘;又以虹蜺为二气不正之交,象征淫奔、作乱。宋 范仲淹《与谢安定屯
- 7.
蚂蚱车子释义:指独轮车。
- 8.
辘车释义:独轮车。
- 9.
迎尸释义:⒈古代祭礼之一。 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晚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尸。”郑玄 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繫,立尸而主意焉。”清 姚鼐《题汾州太守墓庐图》诗:“自从 秦 汉 来,閟宫礼销鑠。厌祭不迎尸,同堂废特禴。”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四》:“中国 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⒉谓接回尸体。《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六年》:“迎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