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捣衣 捣衣的意思
dǎo

捣衣

简体捣衣
繁体搗衣
拼音dǎo yī
注音ㄉㄠˇ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o,(1) 砸,舂。【组词】:捣米。捣蒜。捣药。捣毁。(2) 冲,攻打。【组词】:直捣敌巢。(3) 搅扰。【组词】:捣乱。捣鬼。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捣衣的意思

捣衣 [dǎo yī]

1. 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beat clothes when washing;]

捣衣 引证解释

⒈ 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 长门 城。”
捣,一本作“擣”。 唐 贾至 《答严大夫》诗:“今夕 秦 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
明 杨慎 《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至移碌碡於房上,砰然滚落,火焰飞腾,击捣衣砧为数段。”

⒉ 擣衣: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擣衣”。后亦泛指捶洗。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崧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擣衣纔罢。”


国语词典

捣衣 [dǎo yī]

⒈ 用杵捶打生丝以去蜡,使生丝柔白而富有弹性,而能裁成衣物。也作「捣练」、「捣衣」。

⒉ 以杵捶击衣物使干净。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也作「捣衣」。

《老残游记·第三回》:「走著看著,见河岸南面有几个大长方池子,许多妇女坐在池边石 上捣衣。」

⒊ 乐曲名。为琴曲。相传为唐代潘庭坚所作。古代秋凉时,家家妇女为亲人赶冬衣而捣衣,故乐曲以表现妇女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情感为主。或称为〈捣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捣衣〉。


捣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浣纱释义:就是洗衣服。引申义:浣纱也代指西施。

捣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促杵释义:谓急促地捣衣。杵,捣衣用的棒槌。
    • 2.
      凤翼释义:⒈凤凰的羽翼。有时指凤凰的纹饰。北周 庾信《夜听捣衣》诗:“龙文鏤剪刀,凤翼缠篸管。”倪璠 注:“龙文鏤剪刀者,言剪刀之上刻鏤龙形,用为裁剪也……凤翼缠篸管者,言缀以凤文也。”⒉比喻帝王、权贵或珍奇祥瑞的事物。汉 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明 许三阶《节侠记·忧国》:“除是麟符谨按观机变,鸞舆反正从人愿,会见凤翼龙鳞庆百年。”⒊比喻女子的佳偶。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青罗荐冷,寧待凰妃,紫綺襦分,初无凤翼。”⒋古代博戏名。唐 李肇
    • 3.
      嚬蛾释义:⒈微皱的眉头。南朝 梁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诗:“迴羞出慢脸,送态入嚬蛾。”⒉皱眉头。唐 李白《捣衣篇》诗:“闺里佳人年十餘,嚬蛾对影恨离居。”唐 刘方平《铜雀妓》诗:“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按,蛾,蛾眉,指女子之眉。
    • 4.
      嬃碪释义:传说 屈原 之姐 女嬃 的捣衣石。 亦指 女嬃 的捣衣声。
    • 5.
      寒杵释义:寒秋时的杵声。杵,捣衣用的棒槌。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环境的冷落、萧索或思乡。
    • 6.
      寒砧释义:亦作“寒碪”。 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唐 沉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 辽阳。”唐 李贺《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南唐 李煜《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水浒传》第二一回:“譙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
    • 7.
      急杵释义:⒈急促的捣衣声。 ⒉指急速挥动的捣衣杵。
    • 8.
      捣碪释义:在石上捣衣。碪,捣衣石。
    • 9.
      捣衣石释义:⒈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⒉陕西省勉县旧褒城县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传为东汉张鲁女捣衣所用之石。又荆州秭归县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捣衣石。
    • 10.
      擣衣石释义:⒈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唐 王建《捣衣曲》:“月明庭中擣衣石,掩帷下堂来擣帛。”⒉陕西省 勉县 旧 褒城县 境有 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传为 东汉 张鲁 女捣衣所用之石。又 荆州 秭归县 境古有 屈原 宅,亦有捣衣石。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一》:“﹝ 褒城县 女郎山 ﹞下有 女郎庙 及擣衣石,言 张鲁 女也。”《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荆州记》:“秭归县 有 屈原 宅,女嬃 庙,擣衣石犹存。”
    • 11.
      晚砧释义:傍晚时捣衣。亦指傍晚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 12.
      晩砧释义:傍晚时捣衣。亦指傍晚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 13.
      暮砧释义:傍晚捣衣的砧声。砧,捣衣石。
    • 14.
      村砧释义:村中捣衣石。亦借指捣衣声。
    • 15.
      杵砧释义:捣衣的槌棒与垫石。
    • 16.
      杵声释义:⒈以杵捣物声。捣衣声。⒉以杵捣物声。夯土声。
    • 17.
      杵搏石释义:捣衣石。
    • 18.
      渔阳曲释义:即《渔阳参挝》。南朝 梁 王僧孺《咏捣衣》:“散度《广陵》音,掺写《渔阳曲》。”宋 曾巩《送双渐之汉阳》诗:“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 鸚鵡洲。”参见“渔阳参挝”。
    • 19.
      玉女捣练碪释义:古代传说中神女捣衣的石砧。碪,同“砧”。
    • 20.
      玉砧释义:捣衣石的美称。

捣衣(dao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捣衣是什么意思 捣衣读音 怎么读 捣衣,拼音是dǎo yī,捣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捣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