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封册 封册的意思
fēng

封册

简体封册
繁体封冊
拼音fēng cè
注音ㄈㄥ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g,(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组词】: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组词】:信封。赏封。(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组词】:封侯。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4) 疆界。【组词】:封疆。封域。封界。(5) 限制。【组词】:故步自封。(6) 帝王筑坛祭天。【例句】: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组词】:一封信。(8) 姓。

cè,(1)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组词】:纪念册。花名册。画册。(2) 量词,指书籍。【组词】:一册书。(3)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例句】: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册封。

基本含义

指以文书的形式正式确认、确定某种身份或地位。

封册的意思

封册 [fēng cè]

1. 封缄玉册。古代封禅的仪式之一。

3. 天子封赐王侯之文书。

封册 引证解释

⒈ 封缄玉册。古代封禅的仪式之一。

《宋史·礼志七》:“﹝封禪﹞按《开寳礼》,则燔燎毕封册。”

⒉ 天子封赐王侯之文书。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定命寳,用於封禪;皇帝之寳,答邻国书;天子之寳,答外夷书;天子行寳,用於封册。”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册》:“四曰封册,封诸侯用之。”


封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册文释义: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 2.
      就国释义: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这个人就必须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这个前往领地久住(更正确的说是从此在该处定居)并执行管理的动作便称为“就国”。
    • 3.
      懋册释义:盛美的封册。
    • 4.
      而乃释义:⒈连词。表示承接。犹然后。《史记·吕不韦列传》:“乃往见 子楚,説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 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汉 王充《论衡·初禀》:“当 汉祖 斩大蛇之时,谁使斩者?岂有天道先至,而乃斩之哉?勇气奋发,性自然也。”⒉连词。表示转折或另起话题。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浅,而 弈秋 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宋 叶适《始议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明 方孝孺《豫让》:
    • 5.
      聘使释义:奉命聘问。亦指聘问之使。《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北史·邢邵传》:“于时与 梁 和,妙简聘使,邵 与 魏收 及从子 子明 被徵入朝。”宋 叶适《始论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南北通好,尝藉使命增国之光,必妙选行人,择其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以充聘使。”
    • 6.
      誓信释义:盟誓;盟约。宋 叶适《始议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

封册(feng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封册是什么意思 封册读音 怎么读 封册,拼音是fēng cè,封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封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