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典言 典言的意思
diǎnyán

典言

简体典言
繁体
拼音diǎn yán
注音ㄉ一ㄢˇ 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基本含义

指言辞精妙,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话语或言论。

典言的意思

典言 [diǎn yán]

1. 法言,合于礼法的言辞。

3. 典雅有据的言辞。

典言 引证解释

⒈ 法言,合于礼法的言辞。

《国语·晋语二》:“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韦昭 注:“典,法也。法言,谓 阳穀 之会,以四教令诸侯之属。”

⒉ 典雅有据的言辞。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逮 汉 贾谊 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崔駰 《达旨》,吐典言之裁。”
章炳麟 《辨诗》:“古者多见 子夏、李斯 之篇,故其文章都雅,造之自我,皆合典言。”


典言(dian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典言是什么意思 典言读音 怎么读 典言,拼音是diǎn yán,典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典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