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长 [xiāo zhǎng]
1. 增减;盛衰。
英[ growth and decline; ]
2. 谓变化。
英[ change; ]
消长 引证解释
⒈ 增减;盛衰。
引《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消长相倾。”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清 戴名世 《<儿易>序》:“经世之大者,莫大於阴阳之消长,治乱之循环,君子小人之进退。”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四》:“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
⒉ 谓变化。
引《明史·韩文等传赞》:“一击不胜,反噬必毒,消长之机,间不容髮。”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神武 开闢来,亘古无消长。”
国语词典
消长 [xiāo zhǎng]
⒈ 减少与增加。
引宋·苏轼〈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⒉ 生态上指同一个环境内,原有的生物群聚可以作暂时或永久的消失,而由另一新群聚 所取代。其中的植物、动物相改变会逐渐趋于极盛期,此种交替的现象,即称为「消 长」。
消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增减释义:增添与减去。
- 2.
盛衰释义:兴胜和衰败。
消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牀释义:⒈指一件卧具或坐具。《礼记·丧大记》:“设牀襢第,有枕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宋 陆游《北窗》诗:“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牀。”明 锺恮《初秋在圣修中孚斋中》诗:“新秋十日易为凉,风遍閒楼只一牀。”⒉古代税制。北齐 时,夫妇二人合称一床,每岁课垦租二石,义租五斗,调绢一匹,绵八两。未娶妻的男丁,课半床。隋 制亦以丁男夫妇为一床。参阅《通典·食货五》。⒊比喻地方狭小。亦指狭小之地。南朝 梁武帝《责贺琛勅》:“至於居处,不过一牀之地;雕饰之物,不入於宫,此亦人所共知。”唐 杜
- 2.
一百释义:⒈数词。 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唐 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⒉泛指多数。北周 庾信《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宋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⒊指跨步。清 郝懿行《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一百。”
- 3.
万物消长释义: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消长:增减;盛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增减、盛衰。
- 4.
乘除释义:⒈乘法和除法,泛指计算。 ⒉指世事的消长盛衰。
- 5.
亏盈释义:⒈减损盈满者。⒉缺损与盈满。引申为消长,盛衰。⒊输赢。⒋犹出入,差别。
- 6.
偏累释义:谓负担不均衡,不公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编审之例五年一届。盖五年中,田土不无别售,人丁不无消长;所以编次而审定之,要使粮无偏累,丁有均齐也。”
- 7.
剥复释义:《易》二卦名。坤下艮上为剥,表示阴盛阳衰。震下坤上为复,表示阴极而阳复。后因谓盛衰、消长为“剥復”。
- 8.
剥复之机释义: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 盛衰、消长的时机。
- 9.
加减乘除释义: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 10.
厥阴释义:⒈中医学名词。 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⒉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⒊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
- 11.
同病异治释义:同一病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相应采取不同治法。
- 12.
大统历释义:历法名。明 初 刘基 进《大统历》。洪武 十七年设观象台于 南京 鸡鸣山,令博士 元统 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 元 代《授时》法数,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 明 朝一直沿用《大统历》。见《明史·历志一》。
- 13.
小往大来释义: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
- 14.
小汛释义:⒈江海规律性的轻微涨水现象。 明 彭韶《征盐图》诗:“小汛风日好,大汛潮汐平。”清 夏之盛《盐贵谣》:“秋冬雨緜緜,多在月下弦。小汛不足官盆煎,遑冀猎滷赡一年,市得觔盐值百钱。”⒉谓事物呈规律性的消长现象。如鱼汛有大汛、小汛。
- 15.
屯蒙释义:⒈《易》《屯》卦和《蒙》卦的并称。万物初生稚弱貌。隋 杨素《赠薛播州》诗:“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自 文明 草昧,天地屯蒙。”胡三省 注:“屯者物之始,蒙者物之穉,言后称制之初,犹天地生物之始。”元 范康《新水令·乐道》套曲:“晓屯蒙否泰交,知消长盈虚意。”⒉《易》《屯》卦和《蒙》卦的并称。蹇滞、困顿。唐 刘知几《史通·暗惑》:“或主遘屯蒙,或朝罹兵革。”唐 白居易《忆微之》诗:“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屈原 之忠贞逐於 楚,
- 16.
息耗释义:⒈亦作“息秏”。犹消长。指事物的盛衰、盈亏、吉凶等。⒉犹损耗。⒊休养生息。⒋消息,信息。
- 17.
死生释义:⒈死亡和生存。 ⒉犹言盈亏、消长。⒊杀生。⒋偏义复词。指生命。⒌偏义复词。指死亡。
- 18.
沈浮释义:⒈亦作“沉浮”。在水上出没。语出《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载沉载浮。”晋 葛洪《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唐 曹松《岳阳晚泊》诗:“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鱼鸟沉浮,水木明瑟。”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⒉升降起伏。引申为盛衰、消长。《庄子·知北游》:“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
- 19.
沉浮释义:比喻起落或盛衰消长:与世沉浮。宦海沉浮。
- 20.
消涨释义:消长,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