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贺礼 贺礼的意思

贺礼

简体贺礼
繁体賀禮
拼音hè lǐ
注音ㄏㄜˋ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è,(1) 庆祝,祝颂。【组词】:祝贺。贺喜。贺词。贺电。贺礼。(2) 姓。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贺礼是指在庆祝或祝贺他人时所送的礼物或礼品。

贺礼的意思

贺礼 [hè lǐ]

1. 祝贺时赠送的礼物。

贺礼 引证解释

⒈ 祝贺时赠送的礼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阮太始 也封了一封贺礼,到门叫喜。”
魏巍 《壮行集·走在时间的前面》:“最后,我把我随手写的一首小诗抄在后面,算是对您的一件小小的贺礼。”


国语词典

贺礼 [hè lǐ]

⒈ 祝贺时赠送的礼金或礼物。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过几日,病好了,到京去填写亲供回来,亲友东家,都送些贺礼。」
《红楼梦·第四五回》:「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


贺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寿释义:⒈长寿。 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晋 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唐 李翱《祭杨仆射文》:“宜哉万寿,吉庆靡他。”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二四:“上父母寿,可称‘万寿’。”参见“万寿无疆”。⒉封建时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万寿,黎明诣 万寿宫 行庆贺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第三天接着又是 中国 皇帝的万寿。”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宏惟我 天囯 振兴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开科,以 天王 万
    • 2.
      亲供释义:⒈亲自书写的履历。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虞博士 ﹞到京去填写亲供回来,亲友东家都送些贺礼。”《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赵 家中举开贺,一连忙了几天,便有本学老师叫门斗传话下来,叫 赵温 即日赴省,填写亲供。”⒉指诉讼当事人亲自陈述事实的供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继之 道:‘这个很可以递个亲供,分辩明白,事情的是非黑白,是有一定的,那里好凭空捏造。’”
    • 3.
      冬年节释义:指冬至。 明 叶盛《水东日记·京都贺节礼》:“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巳之变,此礼顿废。景泰 二年冬至节,礼部请朝贺上皇於 东上门,詔免贺。”参阅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
    • 4.
      发礼释义:⒈赠送贺礼。⒉指所赠的贺礼。
    • 5.
      庆币释义:指贺礼。
    • 6.
      添箱释义:⒈旧时指女家的亲友赠送新娘礼物或礼金。 ⒉旧时女子出嫁时亲友所送的贺礼。
    • 7.
      礼闱释义:⒈汉 代尚书省在 建礼门 内,又近禁闱,故称之为礼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出入礼闈,朝夕旧馆。”李善 注引《十洲记》:“崇礼闈,即尚书上省门;崇礼 东 建礼门,即尚书下舍门,然尚书省二门名礼,故曰‘礼闈’也。”张铣 注:“礼闈,尚书省也。”唐 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朝含香兮礼闈,夕青琐兮黄扉。”⒉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唐 杜甫《哭长孙侍郎》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唐 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续和》:“礼闈新榜动 长安,九陌人
    • 8.
      谨具贺仪释义:谨:谦称;具:准备;贺仪:礼物、礼品或礼金。一般用于晚辈向长辈表示敬意或下级向上级表示祝贺,恭敬地备办贺礼。
    • 9.
      贺仪释义:贺礼。
    • 10.
      贺份释义:贺礼。 份,份子,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

贺礼(he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贺礼是什么意思 贺礼读音 怎么读 贺礼,拼音是hè lǐ,贺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贺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