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ǎng ān,(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组词】: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2) 多。【组词】:大庭广众。(3) 扩大,扩充。【组词】:推广。广开言路。(1) 同“庵”。草屋。清桂馥《説文解字義證•广部》。【组词】:“馥謂广即庵字,隸嫌其空,故加奄,變象形為諧聲。”元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yǎnㄧㄢˇ(2) 依山崖建造的房屋。《説文•广部》。【组词】:“广,因广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灝注箋:“因厂為屋,猶言傍巖架屋。此上古初有宫室之為也。”宋李誡《營造法式•總釋上•宫》:“因巖成室謂之广。”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因獻楊常侍》:“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3) 屋脊。《古今韻會舉要•琰韻》:“广,《增韻》。【组词】:‘棟頭曰广。’”
bó,(1) 多,广,大。【组词】: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2) 知道得多。【组词】: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组词】:博取。博得。聊博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组词】:博奕。赌博。
1. 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
例他在意大利留学九年,学习内容很广博。——《哥白尼》
英[ extensive; erudite; ]
2. 泛指广大。
例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
英[ vast; ]
⒈ 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
引《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
孔颖达 疏:“无所不通,是广博。”
《后汉书·班彪传》:“若 迁(司马迁 )之著作,採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
宋 曾巩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
⒉ 泛指广大。
引叶圣陶 《倪焕之》八:“只要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那病症就消除了。”
⒈ 多方面、大范围。多指学识丰富,胸怀广大。
引《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上》:「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今小子说一个松江富翁姓潘是个国子监监生,胸中广博,极有口才。」
近广泛 渊博
1.这套百科全书的内容相当丰富,广博宏大,包罗万象。
2.你的知识真广博,小奋甘拜下风,以后还得多向你请益。
3.知识广博的人,对一般事理,都能触类旁通,不必事事要人解说。
4.有了关爱才有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工作,只为了你;有了关爱才有了父母语重心长地教育,只为了你;有了关爱才有了父母宽广博大的胸襟,只为了你。
5.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6.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
7.我的叔叔仪表堂堂,而且知识广博,许多女孩都喜欢他。
8.刘博士的知识很广博。
9.他有大海般宽广博大的胸怀。
10.现在的小孩不像过去小时候就无所事事干等长大。比过去的同龄小孩见识广博得多。
11.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
12.流浪者说土地广博,但只有故乡那一块最好。
13.你不是广博的大海,而是汇成大海的溪流。
14.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
15.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16.你的知识真广博,小弟甘拜下风,以后还得多向你请益。
17.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18.知识学问要广博,为文引用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