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举踵 举踵的意思
zhǒng

举踵

简体举踵
繁体舉踵
拼音jǔ zhǒng
注音ㄐㄩˇ ㄓ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zhǒng,(1) 脚后跟。【组词】:举踵。接踵而至。(2) 走到。【例句】:踵见(常去相见)。踵谢。踵门相告。(3) 追随,继承。【组词】:踵继。踵武(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是效法前人)。踵事增华(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基本含义

抬起脚后跟,指程度极轻微或极低。

举踵的意思

举踵 [jǔ zhǒng]

1. 踮起脚后跟。

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be on tiptoe;]

举踵 引证解释

⒈ 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殷切。

《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
《南齐书·萧颖胄传》:“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国语词典

举踵 [jǔ zhǒng]

⒈ 提起脚跟。形容企盼的样子。

《列子·黄帝》:「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举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企竦释义:举踵而立,形容看得出神。
    • 2.
      悚企释义:亦作“悚跂”。 引颈举踵而望。形容殷切盼望。
    • 3.
      枯旱释义:⒈指水味涩而色暗。⒉谓酷旱。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檄》:“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后汉书·齐武縯传》:“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唐 杜甫《种莴苣》诗:“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燬。”宋 陆游《感兴》诗之二:“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
    • 4.
      砑光释义:⒈用光石碾磨纸张、皮革、布帛等物,使紧密光亮。唐 韩偓《无题》诗:“锦囊霞彩烂,罗韤砑光匀。”清 陈维崧《浣溪沙·山塘即事》词:“琴几砑光麋緑竹,楸枰敲落水仙花。”清 曹寅《巫峡石歌》:“礪刃不发鉶,繫舂不举踵,砑光何堪日一番,抱山泣亦徒湩湩。”⒉砑光帽的省称。清 黄景仁《满庭芳》词:“云璈纔奏罢,砑光舞歇,无限新愁。”参见“砑光帽”。⒊眉来眼去;调情戏谑。《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须寻个人儿通信与他,怎生设法上得楼去方好。若只如此砑光,眼饱肚飢,有何用处。”《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
    • 5.
      竦企释义:引领举踵以待。
    • 6.
      跂望释义:举踵翘望。 语本《诗·卫风·河广》:“谁谓 宋 远,跂予望之。”《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千人离立,跂望颜色。”蒋和森《风萧萧》十四:“这次,王仙芝 在 关东 起事,朝官们便大造‘谠论’,跂望他入辅。”
    • 7.
      跂立释义:踮起脚跟而立。谓可以盼见。《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今虽盛强,其亡可跂立而待也。”胡三省 注:“跂,举踵而立也。”
    • 8.
      跂首释义:举踵延颈。 比喻盼望之切。
    • 9.
      蹇跂释义:曲足举踵。

举踵(ju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举踵是什么意思 举踵读音 怎么读 举踵,拼音是jǔ zhǒng,举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举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