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先圣 先圣的意思
xiānshèng

先圣

简体先圣
繁体先聖
拼音xiān shèng
注音ㄒㄧㄢ ㄕ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shèng,(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组词】:圣人。圣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组词】:神圣。圣洁。圣地。圣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组词】:圣上。圣旨。圣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组词】:圣手。棋圣。(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例句】:“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基本含义

指古代圣贤、伟大的先哲。

先圣的意思

先圣 [xiān shèng]

1. 先世圣人。

3. 专指孔子。

先圣 引证解释

⒈ 先世圣人。

《吕氏春秋·尊师》:“天子入太学,祭先圣。”
《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

⒉ 专指 孔子。

宋 宋咸 《注<孔丛子>序》:“矧是书所载,皆先圣之言。”


国语词典

先圣 [xiān shèng]

⒈ 古代的圣人。

《文选·班固·答宾戏》:「皆及时君之门闱,究先圣之壶奥。」

⒉ 尊称能制作礼法制度以教后世者。后汉崇儒,立学必庙祀孔子,魏正始至隋大业间皆 尊孔子为先圣。唐初曾改尊周公为先圣,配以孔子,后复升孔子为罢周公。


先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揆释义:《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2.
      乡学释义:⒈古代地方学校,与“国学”相别。 周 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於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於少学。”《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於庠门之外” 汉 郑玄 注:“庠,乡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 曰校, 殷 曰序, 周 曰庠” 宋 朱熹 集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⒉指乡村学塾。《二刻拍案惊奇
    • 3.
      五时释义:⒈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 泛指一年四季。《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高诱 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陈奇猷 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⒉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槃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
    • 4.
      亶洲释义:亦作“亶州”。岛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 徐巿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亶洲 在 东海 中,秦始皇 使 徐福 将童男女入海求僊人,止住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 会稽 市易者。吴 人《外国图》云:‘亶洲 去 瑯琊 万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将军 衞温、诸葛直 将甲士万人浮海求 夷洲 及 亶洲。亶洲 在海中,长老传言 秦始皇帝 遣方士 徐福 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 蓬莱 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坐於緇帷之林
    • 5.
      从祀释义:犹配享,附祭。《新唐书·礼乐志五》:“ 永徽 中,復以 周公 为先圣, 孔子 为先师, 颜回 、 左丘明 以降皆从祀。”《元史·祭祀志五》:“ 皇庆 二年六月,以 许衡 从祀,又以先儒 周敦颐 、 程顥 、 程颐 、 张载 、 邵雍 、 司马光 、 朱熹 、 张栻 、 吕祖谦 从祀。 至顺 元年,以 汉 儒 董仲舒 从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从祀》:“ 周 、 程 、 张 、 朱 五子之从祀,定於 理宗 淳祐 元年, 颜 、 曾 、 思 、 孟 四子之配享,定於 度宗 咸淳 三年,自此之从,国无异论
    • 6.
      俗化释义:⒈习俗教化。《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宋 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⒉通俗化。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 7.
      先猷释义:先世圣人的大道。语出《文选·班固〈幽通赋〉》:“謨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猷,道也。言人常当謨先圣人之道。”唐 韩愈《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宋 胡宿《禁内降诏》:“绍承骏烈,祗服先猷。”
    • 8.
      党众释义:犹党徒。《后汉书·南匈奴传》:“大将军 梁商 以 羌胡 新反,党众初合,难以兵服,宜用招降。”《三国志·魏志·刘廙传》“魏讽 反,廙 弟 伟,为 讽 所引,当相坐诛”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刘廙别传》:“初 廙 弟 伟 与 讽 善,廙 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
    • 9.
      冯依释义:犹凭依;依附。《左传·僖公五年》:“神所冯依,将在德矣。”晋 孙盛《晋阳秋》卷三:“﹝ 穆帝 永和 三年﹞ 萧敬文 叛乱,譙秀 避难 宕渠川 中,乡人宗族冯依者以百数。”清 唐孙华《偕夏重至国为观古槐》诗:“冯依先圣庇根本,幸远蕘牧辞斧斨。”
    • 10.
      创垂释义:谓开创业绩,传之后世。 《清史稿·礼志四》:“敬念列祖创垂,显承斯在。”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彼皆数千年旧国,其间贤智挺生,创垂久远,良非偶然。”严复《主客平议》:“盖先圣之创垂非一。”
    • 11.
      北陆释义:⒈北方之地。北周 庾信《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⒉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
    • 12.
      古先释义:⒈往昔;古代。《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汉 王充《论衡·齐世》:“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晋 左思《吴都赋》:“古先帝代,曾览八紘之洪绪,一六合而光宅。”唐 杜甫《北征》诗:“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聂绀弩《谈“娜拉”》:“‘中国’古先圣贤的大道,虽然始终莫测高深,多少也该被硬装进了一些,使她们很够资格做一个贤淑的妻子。”⒉谓祖先,祖宗。《汉书·王莽传下》:“江 中 刘信,执敌报怨,復续古先,四年当发军。”宋 陈亮《祭楼德润母夫人文》:“惟灵守寡之操,有以参列妇於古先;抚孤
    • 13.
      圣先释义:犹先圣。一般指 孔子。
    • 14.
      地户释义:地的门户。 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黄帝 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於地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吴 越 二邦,同气同俗,地户之位,非 吴 则 越,乃入 越。”《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原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足东南,是地户。”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银衡用九,天门厌西北之荒;铜盖虚三,地户坼东南之
    • 15.
      地维释义:⒈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汤问》:“其后 共工氏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折天柱,絶地维。”南朝 宋 鲍照《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浹地维,倾润泻天潢。”⒉喻纪纲。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年当 晋 宋,运柜 周 隋,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倾而地维絶。”严复《救亡决论》:“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
    • 16.
      壸奥释义:⒈阃奥。壸谓宫巷,奥谓室隅。比喻事理的奥秘精微。《汉书·叙传上》:“皆及时君之门闈,究先圣之壼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中门谓之闈,宫中巷谓之壼。”唐 白居易《礼部试策》之三:“古先哲王之立彝训也,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旧唐书·白居易传》:“臣观 元 之制策,白 之奏议,极文章之壼奥,尽治乱之根荄。”清 张惠言《祭金先生文》:“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廡,壼奥独辟。”⒉壶闱,内宫。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以其罪戾之餘
    • 17.
      大成释义:⒈大的成就。 指事功。《易·井》:“元吉在上,大成也。”孔颖达 疏:“上六所以能获元吉者,只为居井之上,井功大成者也。”《诗·小雅·车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郑玄 笺:“大成,谓致太平也。”⒉大的成就。指学问。《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⒊大的成就。指道德。《孟子·万章下》:“孔子 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赵岐 注:“孔子 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明 方孝孺《崔浩》:“若圣贤之大成,则岂如斯而止哉。”⒋完备。《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18.
      学庙释义:即 孔子 庙。唐 以后,各州县建 孔子 庙,与学宫同址,故称。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咸亨 元年,又詔州县官司营葺学庙。”
    • 19.
      宫徵释义:⒈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徵音的并称。汉 刘向《说苑·善说》:“雍门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三国 魏 嵇康《琴赋》:“羽角俱起,宫徵相证。”唐 杜牧《感怀诗》:“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清 赵翼《偶书》诗:“两耳未甚聋,已难辨宫徵。”⒉泛指乐曲。宋 秦观《点绛唇》词:“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清 洪昇《长生殿·传概》:“先圣不曾删《郑》《卫》,吾儕取义翻宫徵。”⒊泛指声调。南朝 齐 陆厥《与沉约书》:“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唐 房玄龄《谏伐高丽表》:“文锋
    • 20.
      居鬼释义:谓遵循先圣先贤之志。

先圣(xian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先圣是什么意思 先圣读音 怎么读 先圣,拼音是xiān shèng,先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先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