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会盟 会盟的意思
huìméng

会盟

简体会盟
繁体會盟
拼音huì méng
注音ㄏㄨㄟˋ ㄇ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ì kuài,(1) 总计。【例句】: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2) 姓。

méng,(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组词】:盟军。盟友。同盟国。盟约。山盟海誓。(2) 指结拜弟兄。【组词】:盟兄。盟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组词】:盟誓。

基本含义

指各方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联合行动。

会盟的意思

会盟 [huì méng]

1. 古时诸侯会集结盟。

会盟而谋弱秦。——汉·贾谊《过秦论》

[meetings of sovereigns of their deputies in ancient China to form alliances;]

会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相会结盟。

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三国演义》第五回:“时 袁绍 得 操 矫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 渤海 与 曹操 会盟。”

⒉ 指两个政权间友好盟会。如 西藏 拉萨 大昭寺 前有“唐蕃会盟碑”,为 唐 长庆 三年(公元823年) 吐蕃 赞普 墀祖德赞 为纪念 唐 蕃 会盟而立。


国语词典

会盟 [huì méng]

⒈ 古代诸侯间的集会订约。

《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朝聘会盟,易大业之本也。」
汉·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属释义:⒈三次斟酒。⒉指古代战士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相连以掩蔽全身。⒊三度会盟。⒋犹三族。
    • 2.
      主盟释义:⒈主持会盟。《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 谓 献子 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春秋》:“诸侯之主盟,自 齐桓 始也。”⒉指倡导并主持某事。宋 欧阳修《试笔·苏子美蔡君谟书》:“自 苏子美 死后,遂觉笔法中絶。近年 君謨 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宋 陆游《寄别李德远》诗之二:“復古主盟须老手,勉追 庆历 数公间。”明 叶宪祖《鸾鎞记·闺咏》:“若使天下词坛,姐姐主盟,小妹佐之,那些做歪诗的措大,怕不剥了面皮。”⒊指做媒。《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
    • 3.
      九会释义:⒈多次会盟。⒉指释迦牟尼宣讲教义的九次法会。参阅八十卷本《华严经》。⒊九次交遇。
    • 4.
      九合释义:多次会盟。
    • 5.
      事期释义:指会盟的日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以听事期。”杜预 注:“先 澶渊 二月往朝,以听会期。”
    • 6.
      五会释义:⒈谓五次会盟。《左传·襄公八年》:“五会之信,今将背之。”杜预 注:“谓三年会 鸡泽,五年会 戚 又会 城棣,七年会 鄬,八年会 邢丘。”⒉古代医家术语。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的合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张守节 正义引《素问》:“五会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⒊一种大船名。《太平御览》卷七七○引 晋 周处《风土记》:“小曰舟,大曰船。温麻 五会者,永寧县 出豫林,合五板以为大船,因以五会为名也。”
    • 7.
      会朝释义:⒈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会朝,礼之经也。”孔颖达 疏:“会以训上下之则,朝以正班爵之义,是会朝为礼之常法也。”唐 韩愈《董公行状》:“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⒉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明 张煌言《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是以昔王十二年会朝方岳,而又敛时锡福。”⒊犹一朝,一旦。《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会朝清明。”毛 传:“会,甲也。不崇朝而天下清明。”陈奂 传疏:“会,古外切……会、甲双声通义是也……甲者十之首,一者数之始。《传》
    • 8.
      作会释义:⒈举行会盟。 ⒉指各种聚会。
    • 9.
      俎樽折冲释义: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 10.
      僧盟释义:僧众会盟。 唐 白居易《如信大师功德幢记》:“自 建中 讫 长庆,凡九迁大寺居,十补大德位,蒞法会,主僧盟者二十二年。”
    • 11.
      兵车之会释义: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 12.
      化干戈为玉帛释义:变战争为和平。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的礼物。
    • 13.
      唐蕃会盟碑释义:碑名。 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唐 长庆 三年(公元823年)吐蕃 赞普 可黎可足 为纪念 唐 蕃 会盟所建。在今 西藏 拉萨市 大昭寺 前。碑上以 藏 汉 两种文字铭刻盟文及 唐 蕃 参加会盟人员的职衔、姓名。
    • 14.
      啑血释义:⒈歃血。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诚信。啑,通“歃”。⒉喋血。践血而行。谓杀人流血遍地。啑,通“喋”。
    • 15.
      坛坫释义:⒈会盟的坛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曹子(曹沫)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于坛坫之上。”明 宋濂《燕书》之二三:“襄公 曰:‘人皆相率,约君以礼,子奈何欲兴戎乎?坛坫之间,玉帛交错,而使甲士厠之,人其谓我何?’”⒉指谈判场所。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日本 于此次交涉,以区区一纸恫吓之书,居然索我巨量之权利于坛坫俎豆之间,所获不可谓不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公电·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合全国之心,结全国之力,一致对外,犹惧不足以争胜坛坫,保全海疆。”⒊法坛。郭沫若《李白与杜
    • 16.
      大盟释义:古谓天子亲自参加的会盟。
    • 17.
      夫差释义:(?-前473)春秋末期吴国国君。 吴王阖闾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乘胜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又开凿邗沟,以图北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后来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
    • 18.
      好会释义:⒈指诸侯间友好的会盟。⒉泛指盛会。
    • 19.
      宗盟释义:⒈天子与诸侯的盟会。《左传·隐公十一年》:“周 之宗盟,异姓为后。”杨伯峻 注:“宗盟者,犹言会盟也。”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代之业也。”⒉同宗;同姓。唐 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君之爱子,幽之於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旧唐书·李密传》:“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復封於 唐,斯荣足矣!”唐 无名氏《异闻集·韦仙翁》:“韦君 访老父何姓,答曰:‘姓 韦。’韦 君曰:‘相与宗盟,合有继叙。’邀与同席。”清 吴伟业《读端清郑世子传》诗:“贤
    • 20.
      宾会释义:宾服而会盟。

会盟(huim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会盟是什么意思 会盟读音 怎么读 会盟,拼音是huì méng,会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会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