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钟磬 钟磬的意思
zhōngqìng

钟磬

简体钟磬
繁体鐘磬
拼音zhōng qìng
注音ㄓㄨㄥ ㄑ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组词】: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例句】: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例句】: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例句】: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qìng,(1)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2)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3) 缢杀。【例句】:“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4) 古同“罄”,空,尽。

基本含义

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钟磬的意思

钟磬 [zhōng qìng]

1. 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2. 佛教法器。

4. 指钟、磬之声。

钟磬 引证解释

⒈ 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郑玄 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汉 末丧乱,絶无金石之乐。 魏武帝 至 汉中,得 杜夔 旧法,始復设轩悬钟磬。”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郭受 寄 杜 云:‘春兴不知凡几首。’ 杜 答云:‘药裹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磬在簴,扣之则应。”

⒉ 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诗:“隔竹微闻钟磬音,墻头脩緑冷阴阴。”

⒊ 指钟、磬之声。

金 赵亮功 《甘露寺》诗:“别后闻钟磬,山阴空夕阳。”
1. 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礼记·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史记·乐书》:“然后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⒋ 钟和磬。借指礼乐。

清 欧榘甲 《新广东》五:“满清 之入关,孰不有 汉 人为之功狗,以剗灭销磨华种,以奉异族之鐘磬哉!”

⒌ 钟和磬。佛教法器。

唐 岑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猿鸟乐鐘磬,松萝泛天香。”
巴金 《秋》二五:“他走到家不过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阵钟磬声和念佛声送进他的耳里来。”


国语词典

钟磬 [zhōng qìng]

⒈ 编钟和玉磬等乐器。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四》:「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西游记·第二一回》:「山凹里果有一座禅院,只听得钟磬悠扬,又见那香烟缥缈。」


钟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镛释义: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镛,大钟。
    • 2.
      乐县释义:⒈亦作“乐悬”。指悬挂的钟磬类乐器。⒉也以指钟磬之乐。⒊指悬挂钟磬之类乐器的架子。
    • 3.
      乐簴释义:悬挂乐器的支架。 借指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
    • 4.
      作金石声释义: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 5.
      南奔释义:⒈向南奔跑;南逃。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隋书·音乐志上》:“於是乐人南奔,穆皇 罗钟磬;苻坚 北败,孝武 获登歌。”唐 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二:“三川 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 永嘉。”《宋史·何灌传》:“靖康 元年正月二日,次 滑州,方平(梁方平)南奔,灌 亦望风迎溃。”⒉南北朝 时期谓郎官转任治书侍御史者。《南史·谢几卿传》:“梁 天监 中,自尚书三公郎为治书侍御史。旧郎官转为此职者,世谓之南奔。”《通典·职官六》:“自 宋 齐 以来,此官不重。自郎官转持书者,谓之南
    • 6.
      厢悬释义:古代礼乐制度。悬钟磬类乐器于厢室中,谓之“厢悬”。其悬法因等级而异。
    • 7.
      县兴释义:谓奏钟磬之类的乐器。
    • 8.
      县垂释义:指钟磬等悬挂乐器。
    • 9.
      嘉乐释义:⒈古代用于宴飨祭祀的钟磬之乐。《左传·定公十年》:“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预 注:“嘉乐,鐘、磬也。”《晋书·乐志上》:“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乐殷荐,灵祚景祥。”唐 魏徵《享太庙乐章·肃和》:“嘉乐斯登,鸣球以咏。”⒉嘉美喜乐。《礼记·中庸》:“《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汉 焦赣《易林·剥之晋》:“鳧舞鼓翼,嘉乐 尧 德。”
    • 10.
      四县释义:古时钟磬之类乐器悬挂的形式,按身份地位定等次,天子最尊,四面悬乐。
    • 11.
      宫县释义:古代钟磬等乐器悬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乐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 帝王悬挂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县,“悬”的古字。《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宋书·乐志一》:“大明 中,即以宫县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清 姚鼐《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浆酒藿肉独鄙夷,金奏宫县羞啽哢。”谭献《<明诗录>序》:“独其为诗,三
    • 12.
      崇牙释义:⒈悬挂编钟编磬之类乐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锯齿。亦代指钟磬架。⒉旌旗的齿状边饰。
    • 13.
      弛县释义:亦作“弛悬”。 收藏钟磬等悬挂的乐器。谓罢乐。
    • 14.
      彻县释义:亦作“彻悬”。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彻乐”。
    • 15.
      房中乐释义:周 代始创的一种乐歌。由后妃讽诵,故称。又 汉高祖 时亦有《房中祠乐》,为 唐山夫人 所作,系 楚 声。《仪礼·燕礼》:“若与四方之宾燕……有《房中之乐》。”郑玄 注:“弦歌《周南》、《召南》之诗,而不用钟磬之节也。谓之《房中》者,后、夫人之所讽诵,以事其君子。”《汉书·礼乐志》:“又有《房中祠乐》,高祖 唐山夫人 所作也。周 有《房中乐》,至 秦 名曰《寿人》。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本。高祖 乐 楚 声,故《房中乐》楚 声也 孝惠 二年,使乐府令 夏侯宽 备其簫管,更名曰《安世乐》。”《宋书·乐志一》:
    • 16.
      撞木释义:⒈敲击钟磬之木。⒉撞车上的部件。
    • 17.
      敲金击石释义: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18.
      敲金戛玉释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 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 19.
      栒虡释义:亦作“栒簴”。古代悬挂钟磬的木架。
    • 20.
      泠然释义:形容声音清越:钟磬泠然。

钟磬(zhong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钟磬是什么意思 钟磬读音 怎么读 钟磬,拼音是zhōng qìng,钟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钟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