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卿 [zhǒng qīng]
1. 孤卿;上卿。六卿中掌国政的人。
冢卿 引证解释
⒈ 孤卿;上卿。六卿中掌国政的人。
引《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孔晁 注:“冢卿,孤卿。”
《荀子·大略》:“冢卿不脩币。”
杨倞 注:“冢卿,上卿。”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追此讯前主,答云皆冢卿。”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铨部》:“冢卿无计定官衡,枯竹拈来却有灵。”
冢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吏释义:⒈即三公。 《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於三吏。”杜预 注:“三吏,三公也。三公者,天子之吏也。”北齐 杜弼《檄梁文》:“位此三吏,邑啟千社。”参见“三公”。⒉指三卿。《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孔晁 注:“三吏,三卿也。”⒊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 2.
三老释义:⒈古代掌教化之官。 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⒉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
- 3.
介卿释义:次卿,副卿。《左传·昭公四年》:“叔孙 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杜预 注:“介,次也。”按,路,车。
- 4.
大庭释义:⒈亦作“大廷”。外朝之廷。《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庭当作廷。大廷,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韩非子·解老》:“故议於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⒉指朝廷。宋 洪迈《夷坚支志景·馀干县楼牌》:“是时 赵子直 家居县市,赴省试,已而大廷唱名为第一。”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犹曰美政文明,斯则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