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者 道者的意思
dàozhě

道者

简体道者
繁体
拼音dào zhě
注音ㄉㄠˋ ㄓㄜ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zhě,(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组词】: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组词】: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道者的意思

道者 [dào zhě]

1. 道者是得道的人。


道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尘不染释义:⒈佛教指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尘。 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指完全不受坏思想、坏风气的影响。⒉形容环境非常清洁。
    • 2.
      三杀释义:⒈指上杀、下杀、旁杀。语本《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谓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旁及其兄弟,其服丧期限依亲疏之别而递减。《北史·张普惠传》:“窃闻三杀九亲,别疏昵之叙;五服六术,等衰麻之心。皆因事饰情,不易之道者也。”⒉古代天子诸侯无事,每年三次田猎射杀牲禽,一以供祭祀,二以享宾客,三以充君之庖厨,谓之“三杀”。《宋书·礼志四》:“今既无復四方之祭,三杀之仪,旷废来久,禽获牲物,面伤翦毛,未成禽不献。”参阅《礼记·王制》。⒊指喝杀、吓杀和饿杀。宋 周煇《清波别
    • 3.
      与地释义: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
    • 4.
      与天释义: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
    • 5.
      习察释义: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 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 6.
      云宫释义:⒈巍峨的皇宫。⒉道者的居室。
    • 7.
      五斗米道释义:也叫天师道。 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 8.
      五达道释义:即五典。语出《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朱熹 集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清 袁枚《随园随笔·诸经》:“毛西河 以今之五伦是《中庸》之五达道,非古之五伦。”详“五典”。
    • 9.
      仙师释义:⒈对仙人的尊称。⒉对道士或有道者的敬称。
    • 10.
      仙道释义:⒈谓成仙之道。⒉指修仙得道者。
    • 11.
      传度释义:道教仪范名词,指奉道者正式入道的仪范。
    • 12.
      佳兵释义:《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河上公 注:“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人之器也,不当修饰之。”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老子》:“佳当作‘隹’,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唐 碑本作“唯”。
    • 13.
      侥冀释义:侥望。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诚且愿保目前,不敢復有侥冀。”宋 洪迈《夷坚乙志·成都镊工》:“吾虽至愚,然闻得道者,非积阴功至行,不可侥冀。”
    • 14.
      傅母释义:⒈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穀梁传·襄公三十年》:“伯姬 臣: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下堂则从傅母。”《太平御览》卷六九○引《三礼图》:“古者傅母,选无夫与子而老贱晓习妇道者,使之应对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初,李德裕 为 浙西 观察使,漳王 傅母 杜仲阳 坐 宋申锡 事放归 金陵,詔 德裕 存处之。”胡三省 注:“傅母,女师也。”⒉指一般的保姆。《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分明傅母育娇儿,只少开怀哺乳。”
    • 15.
      八洞释义:道教谓神仙所居住的洞府,有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诸称。后因以“八洞”泛指神仙或修道者的住所。
    • 16.
      八邪释义:佛教语。指反于八正道者。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 17.
      兵解释义:旧称学道者死于兵刃为“兵解”,意谓借兵刃解脱得道。晋 葛洪《神仙传·郭璞》:“敦(王敦)诛 璞 ……殯后三日,南州市人见 璞 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 不信,开棺无尸,璞 得兵解之道。”唐 黄滔《祭先外舅》:“愚輒疑道家有形全、气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义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清 龚自珍《二十三祖二十七祖同异》:“天台 据 师子 兵解法絶,各禀攸闻,闕数四人,非摈之也。”
    • 18.
      养生家释义:指修道者。因其讲究行气功,炼丹药,以求长生,故名。
    • 19.
      内讳释义:⒈谓讳言国内或家内之恶事。《穀梁传·桓公十七年》:“夏,五月,丙午,及 齐 师战于 郎,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公羊传·宣公元年》“公子遂 如 齐 逆女”汉 何休 注:“有母言如者,缘内讳,无贬公文。”⒉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晋书·王述传》:“初至,主簿请讳。报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门;餘无所讳。’”《宋书·谢弘微传》:“弘微 本名 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 20.
      凌犯释义:⒈侵犯;侵扰。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夫占天文之玄道,步七政之盈缩,论凌犯于既往,审崇替于将来。”《旧唐书·郑畋传》:“朕以狂寇凌犯,且驻蹕 兴元,卿宜坚扼贼衝,勿令滋蔓。”《明史·天文志二》:“纬星出入黄道之内行,凡恒星之近黄道者,皆其必由之道,凌犯皆由于此。”清 戴名世《小学论选序》:“盖其法律极严以密,一毫髮之有差,则遂至于猖狂凌犯,断筋絶臏,而其去题也远矣。”⒉迎着;面对。宋 苏辙《自黄州还江州》诗:“身浮一叶返 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⒊淩犯:侵犯,欺压。铁郎《二十世纪之湖南》:“欧洲 百

道者(daoz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道者是什么意思 道者读音 怎么读 道者,拼音是dào zhě,道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道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