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ù,(1) 积聚,储藏,保存。【组词】:蓄藏。蓄洪。蓄发(fà )。蓄养。积蓄。储蓄。兼收并蓄。(2) 存于心中。【组词】:蓄志。蓄怨。蓄谋。蓄意。含蓄。(3) 等待:“孰谓时之可蓄?”
diàn,(1) 物理学现象,可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获得的一种能,用以使灯发光、机械转动等。【组词】:电力。电能。电热。电台。(2) 阴雨天,空中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光。【组词】:闪电。雷电。(3) 指电报。【组词】:通电。贺电。(4) 指打电报。【组词】:电邀。电汇。电告。(5) 遭受电流打击。【例句】:电了我一下。
chí,(1)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组词】:池子。水池。池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2) 湖。【例句】:池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3) 像水池的。【组词】:浴池。花池。乐(yuè)池。舞池。(4) 护城河。【组词】:城池。金城汤池。(5) 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组词】:池座。(6) 姓。
1. 一种利用可逆化学反应把化学能变成电能的电池,可以把电流通过它再行充电,充电电流方向与放电时的相反。
英[ storage cell; storage battery; accumulator; ]
2. 有时对“蓄电池组”的略称。
英[ storage battery; ]
⒈ 把电能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的装置,用电时再经过化学变化放出电能。通称电瓶。
引曹丹辉 《在一九三一年间》:“绝大部分是农民出身的红军战士,不认识是啥东西,竟把发报机、充电机、蓄电池等全部打坏了,只剩下一架收报机送到了红军总部。”
⒈ 一种具有两极及电解质,可将电能转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装置。用电时,经化学变化放出电能后,可沿著与放电方向相反的电流,使之充电而再度使用,与一般电池原理不同,为供应直流电的重要装置,用途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