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才 [fēi cái]
1. 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3. 用为自谦之辞。
非才 引证解释
⒈ 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引晋 干宝 《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
⒉ 用为自谦之辞。
引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又八年, 修 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国语词典
非才 [fēi cái]
⒈ 才能不适任,常用于谦称。
引唐·罗隐〈曲江春感〉诗:「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非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官释义:古代某官职由一族世代承袭,谓之世官。《孟子·告子下》:“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 公子遂 顓权,三桓 始世官,天戒若曰,自此之后,将皆为乱矣。”颜师古 注:“谓父子相继为卿也。”南朝 陈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强,不能辞退。”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一》:“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
- 2.
侵挠释义:⒈亦作“侵橈”。侵扰,干扰。《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是时太后 可足浑氏 侵橈国政,太傅 评 贪昧无厌,货赂上流,官非才举,羣下怨愤。”《宋史·太宗纪一》:“冬十月癸亥,詔:河南 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明 归有光《夏淑人六十寿序》:“武宗 皇帝之世,佞倖藉权,侵挠朝政。”⒉谓侵夺骚扰。《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初,詔发 蜀 兵赴闕,并优给装钱,王全斌 等擅减其数,仍纵部曲侵挠之。”
- 3.
君亲释义:君王与父母。亦特指君主。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臣子失礼於君亲之前,幼贱悖慢於耆宿之坐。”宋 王禹偁《让西京留守表》:“荷君亲终始之分,近古殊无;守宫闕宗庙之司,非才莫可。”清 傅鼎铨《忆剑》诗:“陵社沉沦伤北极,孤提一剑答君亲。”
- 4.
年力释义:年龄与精力。南朝 宋 范晔《乐游应诏诗》:“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頽侵。”南朝 陈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强,不能辞退。”清 薛福成《保荐使才疏》:“以上三员,年力均富。”
- 5.
旷官释义:⒈空居官位。指不称职。语出《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孔 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北史·张普惠传》:“若不言所难言,諫所难諫,便是唯唯,旷官尸禄。”明 王玉峰《焚香记·荣饯》:“衔朝命任重非才,惧庸劣旷官多誚。”清 褚人穫《坚瓠六集·弄参军》:“近制州县参军……悉以旷官败事、违戾政教者为之。”⒉空着职位。《后汉书·独行传·李业》:“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於今七年。”《魏书·高允传》:“乃旷官以待之,悬爵以縻之。”
- 6.
牧字释义:治理抚育。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士诚 以 吴 民多艰,牧字者非才,悉选而更张之。”
- 7.
白论释义:犹空言。 《晋书·刘毅传》:“徒结白论,以为虚誉,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修?”《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五年》:“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徒结白论而品状相妨。”胡三省 注:“白,素也。释素餐者以为空餐。白论,犹空言也。”
- 8.
签厅释义:⒈宋 官署名。即签书判官厅。职掌审定所进呈的文案。《宋史·职官志七》:“凡签厅文字,并依尚书左右司,枢密院检详房体式。”⒉指其职官签书判官厅公事。《文献通考·职官十六》:“嘉定 二年臣僚言:监司有干官、州郡有职官以供签厅之职,或非才不胜任,则按刺易置可也……乞将诸州郡所差兼签厅官并行住罢,从之。”
- 9.
隐竈释义:《后汉书·向栩传》:“﹝ 向栩 ﹞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 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髮,著絳綃头。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 张角 作乱,栩 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於 河 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唐 李端《杂歌》:“向栩 非才徒隐灶,田文 有命那关户。”
- 10.
非才释义:⒈无能,不才。 指才不堪任。晋 干宝《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⒉用为自谦之辞。唐 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又八年,修 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 11.
鼎司释义:指重臣之职位。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父 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輦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刘良 注:“鼎司,谓司空非才而居此位,故云窃也。”《晋书·卞壸传》:“今之追赠,实未副众望,谓宜加鼎司之号,以旌忠烈之勛。”宋 梅尧臣《李少傅郑圃佚老亭》诗:“我公谢鼎司,嗣子都华秩,代言輟帝右,作藩辅王位。”朱东润 校注:“﹝ 李若谷 ﹞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謚 康靖。嗣子 李淑,翰林学士,改给事中,知 郑州。诗言‘代言輟帝右,作藩辅王室’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