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栖 [jī qī]
1. 亦作“鸡栖”。
3. 见“鸡栖”。
鸡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鷄栖”。见“鸡栖”。亦作“鸡栖”。亦作“鷄栖”。亦作“鷄栖”。
⒉ 一本作“鷄栖”。
引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后汉书·陈蕃传》:“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 朱伯厚。”
宋 苏轼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今文鵷彩凤,误堕鷄栖中,岂不可惜?”
林纾 《畏庐漫录·伍氏》:“鸡栖尚餘五鸡,贼未尽取。”
⒊ 小车。参见“鸡栖车”。
引朱自清 《伯鹰有诗见及次韵奉酬》:“今世书生土不殊,鸡栖独乘日驰驱。”
⒋ 皂角的别名。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然后帝崩”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魏晋世语》:“放 资 久典机任。 献 肇 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復几?’指谓 放 资。
引放 资 惧,乃劝帝召 宣王。”
唐 杜甫 《恶树》诗:“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皂荚》:“《广志》谓之鸡栖子, 曾氏 方谓之乌犀,《外丹本草》谓之悬刀。”
鸡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括揭释义: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毛 传:“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后以“括揭”借指进栏回窠的牛羊鸡等禽畜。揭,同“桀”。
- 2.
畏涂释义:⒈亦作“畏途”。 艰险可怕的道路。《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成玄英 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唐 李白《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巖不可攀。”金 蔡松年《淮南道中》诗之一:“畏涂泥三尺,车马真鸡栖。”清 金农《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⒉指危险可怕的地方。宋 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三:“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清 袁枚《新齐谐·黑眚畏盐》:“殷家村 在城外,多古壙,旧传壙中有怪
- 3.
鸡栖车释义:⒈亦作“鷄栖车”。见“鸡栖车”。⒉亦作“鸡栖车”。古代一种制作简陋的小车。
- 4.
鸡栖释义:⒈亦作“鷄栖”。见“鸡栖”。⒉亦作“鸡栖”。亦作“鷄栖”。亦作“鷄栖”。鸡栖息之所,鸡窝。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后汉书·陈蕃传》:“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宋苏轼《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一本作“鷄栖”。⒊小车。⒋皂角的别名。
- 5.
鸡树释义:⒈指古代中书省。语本《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 爽 与 放”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世语》:“放(刘放)资(孙资)久典机任,献(夏侯献)、肇(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復几?’”《北史·隐逸传·崔颐》:“汉 则 马迁、萧望,晋 则 裴楷、张华,鸡树腾声,鵷池播美。”宋 司马光《送二同年使北》诗之二:“金门祕鸡树,朱节耀龙庭。”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内阁中书》:“谷鶯上鸡树而栖,虽云大乐;野鷺占凤池而浴,祇觉增惭。”⒉指宰相府第中的树。唐 白居易《和春深》之三:“何处春深
- 6.
鹅湖释义:亦作“鵞湖”。 山名。亦为书院名。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唐 张演《社日村居》诗:“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清 查慎行《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