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系 [jū xì]
1. 见“拘系”。
拘系 引证解释
⒈ 见“拘繫”。亦作“拘係”。
⒉ 拘禁。
引《易·随》:“拘係之,乃从维之。”
《汉书·成帝纪》:“一人有辜,举宗拘繫。”
汉 徐干 《中论·亡国》:“囚人者,非必著之桎梏而置之囹圄之谓也,拘係之愁忧之之谓也。”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严刑》:“平白地把人拘繫,絶灭天理,赤心报国遭罪戾。”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大男被拘繫,无由馈粥糜。”
⒊ 拘束;管束。
引汉 刘向 《说苑·君道》:“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於流俗,不拘繫於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
《世说新语·排调》“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 《头责子羽文》:“凡所教敕,谨闻命矣。以受性拘係,不闻礼义,设以天幸,为子所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繫得紧。”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泛舟乐》:“驾扁舟,水上飞,活神仙,不让伊,东西来往无拘繫。”
国语词典
拘系 [jū xì]
⒈ 拘禁、管制。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老夫人拘系的紧,只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儿为一事,拘系在此。」
拘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拘押释义:拘禁。
- 2.
拘捕释义:逮捕。
- 3.
拘留释义: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的法定情形有:(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 4.
拘禁释义:把被逮捕的人暂时关起来。
- 5.
逮捕释义: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间内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 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拘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囚録释义:拘系;关禁。
- 2.
徽索释义:拘系罪人的绳索。亦谓以绳索拘系。
- 3.
徽纆释义:⒈亦作“徽墨”。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⒉引申为捆绑;囚禁。⒊比喻法度或规矩。
- 4.
挚若绊陌释义:绊:拘系马脚。引申为牵制或约束。陌:通“帞”。见“帞头”束发的头巾。十分恳切诚恳的意思。
- 5.
捕系释义:⒈见“捕繫”。 ⒉亦作“捕係”。逮捕拘系。
- 6.
木索释义:刑具。 木指“三木”,索即绳索,用以拘系犯人。
- 7.
枷脰械手释义:犹言枷颈铐手。 指拘系囚犯。
- 8.
械槛释义:拘系于囚车。
- 9.
械致释义:拘系押送。
- 10.
樊絷释义:谓拘系于笼中。
- 11.
牵挛释义:⒈系恋;牵挂。⒉拘谨。⒊拘系;拉住。
- 12.
累俘释义:被拘系之俘虏。
- 13.
累絷释义:被拘系者,指囚犯。
- 14.
纍絷释义:被拘系者,指囚犯。 宋 苏辙《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纍縶排两廊。”宋 苏辙《进郊祀庆成诗状》:“肆眚之令,一宽於冥顽,己责之恩,大弛於纍縶。”
- 15.
缨縻释义:拘系。
- 16.
羁系释义:⒈亦作“羇係”。缚系。⒉拘系;束缚。
- 17.
羁缨释义:马络头和缰绳。喻拘系,束缚。
- 18.
负绁释义:谓拘系。 章炳麟《东夷诗》:“少壮更百忧,负紲来此畿。”按,此指作者1906年在 上海 出狱,被逐出租界,来到 日本 东京。
- 19.
铁缧释义:铁索,铁链。用作拘系犯人的刑具。
- 20.
鞅绊释义:拘系马腹和马脚的绳带。 比喻羁绊、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