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巨细 巨细的意思

巨细

简体巨细
繁体鉅細
拼音jù xì
注音ㄐㄨˋ ㄒ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1) 大,很大。【组词】:巨大。巨人(①身材异常高的人;②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③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巨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巨子(①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②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巨。(2) 姓。

xì,(1)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组词】:细沙。细面。细屑。(2)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组词】:细线。细丝。细眉。细水长流。(3) 精致的。【组词】:细瓷。细布。细工。细活儿。(4) 声音小。【组词】:嗓音细。(5) 周密详尽。【组词】:仔细。精细。细致。细密。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细腻。胆大心细。(6) 微小的。【组词】:细小。细微。细节。事无巨细。(7) 俭省。【例句】:他过日子很细。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大小、程度相差很大。

巨细的意思

巨细 [jù xì]

1. 大小(事情)

政无巨细,皆断于相。——《史记·田儋传》

[(things) big and small;]

巨细 引证解释

⒈ 大小。

《列子·汤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宋 苏轼 《追和林子中寄文与可》诗:“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

⒉ 指大的和小的(事情)。

《史记·田儋列传》:“政无巨细,皆断於相。”
相,指 田横。《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姦摘伏,有若神明。”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⒊ 指兔毫、羊毫合制的毛笔。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近乃以兔毫为柱,羊毫辅之,刚柔适宜,名曰巨细。”


国语词典

巨细 [jù xì]

⒈ 大小。

《列子·汤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大小

⒉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

《史记·卷九四·田儋传》:「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
《魏书·卷八八·良吏传·宋世景传》:「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巨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大小释义:⒈指大小的程度:这双鞋我穿上大小正合适。 ⒉辈分的高低:不分大小。没大小。⒊大人和小孩儿:全家大小五口。大大小小六个人。⒋或大或小(多偏于小),表示还能算得上:大小是个干部。大小也是笔生意。

巨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安危冷暖释义:就是说对某些人非常关心,事无巨细的关心,大事小事都关心。
    • 2.
      实核释义:⒈种子。汉 王充《论衡·初禀》:“草木生於实核,出土为栽蘖,稍生茎叶,成为长短巨细,皆由实核。”⒉核实。邹鲁《中国同盟会》:“由安民局派员偕同地方甲长街正人等,清查户口,每户要实核其现在住居之人口,编载册籍。”
    • 3.
      巨纤释义:犹巨细。大和小。
    • 4.
      巨细靡遗释义:巨:大。 靡:无,没有。遗:遗失。巨细靡遗:形容大小事物务,都没有忘记遗失过。
    • 5.
      巨细释义:大的和小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过问。
    • 6.
      巾笥释义:⒈即巾箱。 唐 刘禹锡《观市》:“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瑋,藏之巾笥,永以为好。”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卢纶》:“帝遣中使悉索其巾笥,得诗五百首进之。”参见“巾箱”。⒉谓以巾包裹,藏入箱箧。《庄子·秋水》:“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唐 柳宗元《龟背戏》诗:“庙堂巾笥非余慕,钱刀儿女徒纷纷。”
    • 7.
      洪纤释义:大小,巨细。 《文选·班固<典引>》:“铺观二代洪纤之度,其賾可探也。”张铣 注:“言布观 殷 周 大小之度,其幽深之跡亦可探究也。”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显晦咸暨,洪纤不遗。”清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学者将欲杜歧趋,遵正轨,姚 氏而外,取法 梅 曾 足矣。其餘诸家駢列,所得洪纤各不相掩。”
    • 8.
      省闱释义:⒈宫中;禁中。《后汉书·第五伦传》:“伏见虎賁中郎将 竇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闈,年盛志美,卑谦乐善。”宋 苏舜钦《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后以久任省闈,上书愿效死边漠,以报国宠。”⒉指中央行政官署。明 沉榜《宛署杂记·署廨》:“各官职掌,除民事外,内自厂卫,以至各监局,外自省闈,以至驛邮,岁时自宗庙陵寝行幸以至澣洗之事,虽巨细不一等,而县应固沓如也。”⒊唐 宋 时试进士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故称。又称礼闱。元 以后,称各行省主持的考试,中式者为举人。又称乡闱。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
    • 9.
      知印释义:主持用印。《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八月,辛丑,以 冯道 守司徒兼侍中。壬寅,詔中书知印止委上相,由是事无巨细,悉委於 道。”胡三省 注:“旧制:凡宰臣更日知印。”《宋史·职官志一》:“宋 承 唐 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舍人上事知印,宰相当压角,则其礼相传自 唐 也。”
    • 10.
      纤巨释义:犹巨细。谓大小事情。
    • 11.
      纤洪释义:巨细,大小。
    • 12.
      绀珠释义:相传 唐 开元 间宰相 张说 有绀色珠一颗,或有遗忘之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焕然明晓,因名记事珠。见 五代 五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后因以比喻博记。
    • 13.
      织文释义:⒈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 传:“织文,锦綺之属。”孔颖达 疏:“綺是织繒之有文者,是綾锦之别名,故云锦綺之属,皆是织而有文者也。”唐 刘禹锡《观市》:“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冈多异松,而棋枰松尤奇,高不盈二尺,而覆十围,枝叶纠结平密,如掌,如席,如织文,其上可弈。”⒉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郑玄 笺:“织,徽织也。”朱熹 集传:“织,帜字同。”
    • 14.
      芥子须弥释义:《维摩经·不可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 须弥 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 王本相如故。”后因以“芥子须弥”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
    • 15.
      该贯释义:⒈博通。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三:“窃观所论,该贯详明,本末巨细,无一不举。”《金史·梁襄传》:“襄 长于《春秋左氏传》,至于地理、氏族,无不该贯。”《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元年》:“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⒉贯通。宋 俞成《萤雪丛说·陈同甫议论作文之法》:“若夫布置开闔,首尾该贯,曲折关键,意思常新,若方若圆,若长若短,断自有成摹,不可随他规矩尺寸走也。”
    • 16.
      钜纤释义:犹巨细。 大和小。
    • 17.
      雕彤释义:⒈谓刻镂彩绘。 唐 刘禹锡《和州刺史厅壁记》:“市无嗤眩,工无雕彤。”⒉彫彤:雕绘、饰以丹彩。唐 刘禹锡《观市》:“衣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
    • 18.
      鸿琐释义:巨细;大小。
    • 19.
      鸿纤释义:大小;巨细。
    • 20.
      麟凤一毛释义: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

巨细(ju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巨细是什么意思 巨细读音 怎么读 巨细,拼音是jù xì,巨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巨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