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重阳 重阳的意思
chóngyáng

重阳

简体重阳
繁体重陽
拼音chóng yáng
注音ㄔㄨㄥˊ 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òng chóng,(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组词】: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2) 程度深。【组词】:重色。重病。重望。重创。(3) 价格高。【组词】:重价收买。(4) 数量多。【组词】: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5) 主要,要紧。【组词】: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组词】:重视。尊重。器重。隆重。(7) 言行不轻率。【组词】:慎重。自重。(1) 再。【组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3) 层。【组词】: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yáng,(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例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组词】: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句】: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组词】:阳春。(6) 外露的,明显的。【组词】:阳沟。阳奉阴违。(7) 凸出的。【组词】:阳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例句】: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 带正电的。【组词】:阳极。阳电。阳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组词】:阳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基本含义

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重阳的意思

重阳 [chóng yáng]

1.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 引证解释

⒈ 指天。

《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洪兴祖 补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
汉 张衡 《西京赋》:“消雰埃於中宸,集重阳之清瀓。”
《后汉书·马融传》:“超荒忽,出重阳。”
李贤 注:“重阳,天也。”

⒉ 古代中医谓周身发热,脉象旺盛。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

⒊ 节日名。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 晋 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参见“重九”。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献寿重阳节,迴鑾上苑中。”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重阳独酌盃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宋 张孝祥 《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词:“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清 陈维崧 《醉花阴·重阳和漱玉韵》词:“今夜是重阳,不捲珍珠,阵阵西风透。”
杨朔 《铁骑兵》:“一过 雁门关,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就飘起大雪来。”


国语词典

重阳 [chóng yáng]

⒈ 农历九月九日。参见「重阳节」条。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重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涯释义:一方。《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李善 注引《广雅》:“涯,方也。”唐 高适《重阳》诗:“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宋 王安石《上江宁府王龙图启》:“承乏一涯,弥阔门墙之便。”
    • 2.
      三令节释义:唐 德宗 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汉 崇上巳,晋 纪重阳……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德宗》:“贞元 四年九月,赐宴 曲江亭。帝为诗序曰:‘朕在位仅将十载,实赖忠贤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
    • 3.
      三叹释义:⒈亦作“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唐 杜甫《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太平天囯 洪仁玕《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⒉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 4.
      上九释义:⒈《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⒉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⒊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⒋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下九”。
    • 5.
      上墓释义:扫墓。宋 王溥《唐会要·寒食拜埽》:“开元 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明 张萱《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 6.
      东篱释义:⒈晋 陶潜《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唐 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宋 柳永《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明 冯惟敏《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⒉园圃名。宋 陆游《东篱记》:“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
    • 7.
      两重阳释义: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与九月初十小重阳。
    • 8.
      九日释义:⒈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三国 魏 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晋 傅玄《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清 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⒉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元 丁鹤年《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
    • 9.
      二九释义:⒈即十八。 汉 扬雄《太玄·图》:“玄有六九之数,策用三六,仪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范望 注:“不正言十八而言二九者,玄之辞也。”南朝 梁 沉约《内典序》:“巨相四八,照曜於大千;尊法二九,包笼乎无外。”按:小乘之宗,计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韩子文 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所以年过二九,尚未有亲。”⒉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唐 令狐楚《九日言怀》诗:“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⒊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民谚:“一九、
    • 10.
      云浪释义:⒈如云之浪。唐 李商隐《失题》诗:“锦水 湔云浪,黄山 扫地春。”宋 赵以夫《龙山会·四明重阳泛舟月湖》词:“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清 钱谦益《戏题徐元叹所藏锺伯敬茶讯诗卷》诗:“坐听松风沸石鼎,手汲云浪烹新泉。”⒉亭名。宋徽宗 政和 七年筑 万岁山 艮岳(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内东北隅),亭在 艮岳 西 梅渚洲。宋徽宗《艮岳记》:“出关,下平地,有大方沼,中有两洲,东为 芦渚,亭曰 浮阳;西为 梅渚,亭曰 云浪。”宋 李质《艮岳赋》:“矧 梅 芦 之二渚,结 云浪 与 浮阳。”
    • 11.
      五漏释义:⒈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唐 黄滔《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⒉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五更”。
    • 12.
      件件释义:每一件;一件件,一桩桩。宋 惠洪《冷斋夜话·满城风雨近重阳》:“黄州 潘大临 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 尤喜之。临川 谢无逸 以书问有新作否,潘 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一心猜是那个人了,更觉语言行动件件可疑,越辨越像。”清 李渔《怜香伴·冤褫》:“説老师贿赂公行,是非倒置,以优为劣,以劣为优,后面开了赫诈秀才的欵单,件件都有赃据。”《新民晚报》8:“这类好事件件都要市长批吗?”
    • 13.
      傅延年释义:菊的别名。明 王志坚《表异录·花果》:“《本草》:‘菊,一名傅延年。’朱新仲 诗:‘三径谁从 陶靖节,重阳惟有傅延年。’”
    • 14.
      全真教释义:道教的一派。金 王重阳 创立。教旨以“澄心定意,包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该派旧时盛行于北方,以 北京 白云观 为中心,称道教北宗。明 陶宗仪《辍耕录·全真教》:“金 主 亮 贞元 元年,有吏员 咸阳 人 王中孚 者倡全真教。”
    • 15.
      八合识释义:蒙古语中的突厥语借词,义为师父,源于古汉语“博士”。 常见于 元 代典籍。《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五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三》:“仙孔八合识,你不拣择出来那甚么,你底言语不信底人你识者。”“仙孔八合识”,意即仙人师父,系对道士的尊称。
    • 16.
      冯郎释义:⒈指 汉 冯唐。明 吴宽《重阳前连雨续潘邠老诗》之二:“莫把茱萸还徧插,老年衰鬢似 冯郎。”参见“冯唐易老”。⒉指 汉 冯唐。明 吴宽《重阳前连雨续潘邠老诗》之二:“莫把茱萸还徧插,老年衰鬢似 冯郎。”参见“冯唐易老”。
    • 17.
      台北风筝释义:台北风筝的发展,受大陆潍坊、天津风筝的影响较大,上世纪40年代未50年代初,从大陆去的居民,也把大陆各派风筝制作技艺传到了台北,与当地风筝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台北放风筝的时间主要是在秋天。 当地有句民谣:“九月九,风吹满天哮。”就是形容重阳节前后放风筝盛况的。
    • 18.
      吹花释义:⒈吹动花;吐花。⒉古代重阳节的一种游艺活动。
    • 19.
      吹花节释义: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别称。
    • 20.
      宴聚释义:⒈宴饮聚会。《旧唐书·穆宗纪》:“前代名士,良辰宴聚,或清谈赋诗,投壶雅歌,以杯酌献酬,不至於乱。”宋 秦醇《谭意歌传》:“年少千金买笑,春风惟恐居后,郡官宴聚,控骑迎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 仓王庙、四里桥、愁臺、梁王城、砚臺、毛驼冈、独乐冈 等处宴聚。”⒉相聚宴饮。清 钱泳《履园丛话·阅古·铜鼓》:“《新唐书》云:‘蛮人讌聚则击铜鼓。’”

重阳(zhong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重阳是什么意思 重阳读音 怎么读 重阳,拼音是chóng yáng,重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重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