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谏 [zhǐ jiàn]
1. 指陈事实而进谏。
指谏 引证解释
⒈ 指陈事实而进谏。
引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知諫有五:其一曰讽諫,二曰顺諫,三曰窥諫,四曰指諫,五曰陷諫……指諫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諫,此信之性也。”
指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臣释义:⒈《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諫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⒉七种人臣。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姦臣、乱臣。⒊七位人臣。
- 2.
白笔释义:⒈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⒉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
- 3.
纪纲地释义:伸张法纪之地。 多特指谏官职务。
- 4.
美女破舌释义:谓用美女迷惑君王,扰乱国政,使谏臣的进谏不为君王所听信。 舌,指谏臣。《逸周书·武称》:“美男破老,美女破舌。”《战国策·秦策一》:“夫 晉獻公 欲伐 郭,而憚 舟之僑 存。荀息 曰:‘《周書》有言:美女破舌。’乃遺之女樂,以亂其政。舟之僑 諫而不聽,遂去。”
- 5.
言事官释义:指谏官。
- 6.
言者释义:指谏官。
- 7.
谏函释义:谏书的封函。借指谏书。
- 8.
谏垣释义:指谏官官署。
- 9.
谏司释义:指谏官的职位。
- 10.
谏囊释义:犹谏函。 借指谏书。
- 11.
谏猎释义:⒈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相如 因上疏諫。”唐 贾至《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清 陈梦雷《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唐 戴叔伦《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⒉泛指谏诤。唐 杜甫《哭王彭州抡》
- 12.
谏纸释义:⒈书写谏章的稿纸。⒉借指谏书。
- 13.
谏舍释义:犹谏院。借指谏官。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元禧 元年八月,敕:自今两省、諫舍、宗室、将军以上许乘狨毛煖座,餘悉禁止。”
- 14.
谏路释义:⒈进谏之路。 ⒉指谏官之职。
- 15.
谏议释义:⒈官名。谏议大夫。⒉谏诤。⒊指谏诤论议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