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忧 [guò yōu]
1. 过分地担忧。
3. 不必忧虑而忧虑。
过忧 引证解释
⒈ 过分地担忧。
引宋 曾巩 《救灾议》:“今仓库之积,尚可以用,独安可以过忧将来之不足。”
⒉ 不必忧虑而忧虑。
引宋 朱松 《吉贝》诗:“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过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乐慆忧释义:乐:快乐。以娱乐度过忧患。比喻以快乐的方式来掩饰忧愁。
- 2.
伯虑愁眠释义:伯虑:国名;愁:忧愁。伯虑国的人忧虑睡眠。形容太过忧虑。
- 3.
履坦释义:行于坦途。喻处境顺利。语本《易·履》:“履道坦坦。”明 陈汝元《金莲记·焚券》:“行藏任命,穷达由天,愿勿过忧,行当履坦。”清 李渔《奈何天·焚券》:“愁来沽酒须防醉,虽履坦,也防危。”
- 4.
悚惕释义:⒈恐惧;惶恐。汉 焦赣《易林·遯之随》:“使民不惧,安无悚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城南依山原,北临 黄河,悬水百餘仞,临之者感悚惕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无。”清 吴伟业《松鼠》诗:“侧目仍盱睢,奉头似悚惕。”⒉常用为奏章或书信中的套语。唐 元稹《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宠过忧来,恩殊感极,彷徨自顾,悚惕难居。”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临书不胜悚惕。”⒊警惕。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録自 唐 以来诸家言,以悚惕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