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规 [hóng guī]
1. 宏伟的规模。
2. 伟大的典范。
4. 远大的规划;深远的谋略。
宏规 引证解释
⒈ 宏伟的规模。
引汉 班固 《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明堂》:“开元 中,改明堂为听政殿,颇毁彻,而宏规不改。”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统皆图画,比及俺水泊三关也在范围。这的是帝王宏规。”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金陵 亦以时戡定。乃得就道家旧区,廓起宏规,崇祀至圣暨先贤先儒。”
赵朴初 《国庆颂》:“一声狮吼惊天,‘ 中国 人民站起!’ 上甘岭 外军威, 三门峡 口宏规。”
⒉ 伟大的典范。
引《后汉书·左周黄传论》:“吴祐、苏章、种暠、欒巴 牧民之良干, 庞参、虞詡 将帅之宏规。”
前蜀 杜光庭 《谢恩奉宣每遇朝贺不随二教独引对表》:“今者降九天之明命,垂万世之宏规。”
⒊ 远大的规划;深远的谋略。
引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圣上犹夙兴昧旦,若有望而未至;宏规远图,如有追而莫及。”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世宗 以信令御羣臣,以正义责诸国……其宏规大度,岂得与 庄宗 同日语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观时製变,仰圣哲之宏规;善胜不争,实帝王之妙算。”
国语词典
宏规 [hóng guī]
⒈ 宏伟的模范、宏大的规模。也作「弘规」。
引《后汉书·卷六一·左雄等传·论曰》:「吴祐、苏章、种暠、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
《文选·班固·西都赋》:「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宏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释义:⒈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 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復始。”蒋一彪 集解:“阳生於一成於九。阳数至九则极,极则復於一,此谓一九之数,终而復始。”⒉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唐 迦才《净土论序》:“二八宏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 东 夏。”又 唐 迦才《净土论序》:“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⒊满 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清史稿·礼志八》公主下嫁仪:“初定﹝额駙﹞諏日诣午门
- 2.
亿载释义:亿年。汉 班固《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三国 吴 韦昭《博奕论》:“且以 西伯 之圣,姬公 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故能隆兴 周 道,垂名亿载。”晋 陆机《文赋》:“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亿载万年,无敢余侮。”《宋史·乐志八》:“玉帛非馨期感格,降康亿载保登平。”
- 3.
宏规释义:⒈宏伟的规模。汉 班固《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明堂》:“开元 中,改明堂为听政殿,颇毁彻,而宏规不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统皆图画,比及俺水泊三关也在范围。这的是帝王宏规。”清 曾国藩《江宁府学记》:“金陵 亦以时戡定。乃得就道家旧区,廓起宏规,崇祀至圣暨先贤先儒。”赵朴初《国庆颂》:“一声狮吼惊天,‘中国 人民站起!’上甘岭 外军威,三门峡 口宏规。”⒉伟大的典范。《后汉书·左周黄传论》:“吴祐、苏章、种暠、欒巴 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詡 将帅
- 4.
瀍邙释义:瀍水 和 邙山 的并称。 东周 以来的古都 洛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位于 瀍水 两岸、邙山 之南。山水间多古王侯陵墓,因以山水名指称帝王陵墓。清 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盛德比 霸 杜,宏规軼 瀍 邙。”
- 5.
皇基释义:帝王的基业。汉 班固《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三国志·吴志·胡综传》:“黄 农 创代,拓定皇基。”《北齐书·宣帝纪》:“﹝ 高洋 ﹞詔故太傅 孙腾 ……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基方峻,匕鬯恒休。”宋 周密《齐东野语·用事切当》:“周益公 诗云:‘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李大钊《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满清 三百余年的皇基,当不得民众主动的革命军。”
- 6.
神用释义:⒈神明的作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刘良 注:“其不可穷究者,其唯神明之用者乎!”《隋书·高祖纪上》:“王受天明命,叡德在躬,救頽运之艰,匡坠地之业……至德合於造化,神用洽於天壤。”唐 武则天《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⒉精神的功能。《南史·梁哀太子大器传》:“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贼中每不屈意。”唐 卢照邻《五悲·悲今日》诗:“诗书礼乐适足衰人之神用,宗族朋友不足驻人之頽年。”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万回师
- 7.
良干释义:⒈坚实的茎干。 ⒉良榦:能胜重任的贤臣。榦,桢榦。《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吴祐、苏章、种暠、欒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詡将帅之宏规。”晋葛洪《抱朴子·擢才》:“昔以隐居求志为高士,今以山林之儒为不肖;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晋书·纪瞻传》:“前辅国将军郗鉴,少立高操,体清望峻,文武之略,时之良干。”清姚鼐《咏史》:“牧民岂谓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
- 8.
良榦释义:亦作“良干”。能胜重任的贤臣。榦,桢榦。《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吴祐、苏章、种暠、欒巴 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詡 将帅之宏规。”晋 葛洪《抱朴子·擢才》:“昔以隐居求志为高士,今以山林之儒为不肖;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晋书·纪瞻传》:“前辅国将军 郗鉴,少立高操,体清望峻,文武之略,时之良干。”清 姚鼐《咏史》:“牧民岂谓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