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修葺 修葺的意思
xiū

修葺

简体修葺
繁体
拼音xiū qì
注音ㄒㄧㄡ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qì,(1) 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组词】:葺墙。葺屋(草屋)。修葺。(2) 累积,重叠。【例句】:葺袭(重叠)。

基本含义

修补、整修

修葺的意思

修葺 [xiū qì]

1. 修理建筑物。

买了一所大房子,打发人回来修葺。——《续红楼梦》
余稍为修葺。——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repair, renovate;]

修葺 引证解释

⒈ 修理(建筑物)。

《南史·梁吴平侯景传》:“修葺城垒,申警边备,理辞讼,劝农桑。”
宋 苏轼 《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营房大段损坏,不庇风雨,非惟久不修葺,盖是元初创造,材植怯弱。”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新房子尚不十分旧,但至今未加修葺,却是真的。”


国语词典

修葺 [xiū qì]

⒈ 修筑整治。

《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修葺城垒,申警边备,理辞讼,劝农桑。」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下请在一间草屋内,是杨执中修葺的一个小小的书屋。」

拆卸


修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修理释义:⒈对已损坏的东西给予加工,以便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作用。⒉修剪:修理果树。
    • 2.
      修缮释义:维护(建筑物):修缮房屋。
    • 3.
      建造释义:建筑;修建:建造房屋。建造花园。

修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拆卸释义:(把机器等)拆开并卸下部件。

修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缉释义:⒈谓衣不缝边。⒉不修葺。
    • 2.
      东林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西 庐山。晋 太元 中,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唐 会昌 三年寺废,大中 三年复修。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东林寺碑序》。
    • 3.
      修葺释义:修缮:房屋修葺一新。
    • 4.
      倾圮释义:倒塌。 《水浒传》第一○八回:“军士争先上桥,登时把桥挤踏得倾圮下来。”明 张居正《处士方田李公行状》:“道路桥梁倾圮,輒捐貲为修葺。”《清史稿·灾异志三》:“﹝ 乾隆 ﹞十三年四月初五日,清河 大风雨,民舍倾圮无数。”巴金《还魂草》:“另外的两三家被揭去了屋瓦,剩着半倾圮的木架子。”
    • 5.
      假山工释义:专门建造,修葺古代山石的专业工人。
    • 6.
      六和塔释义:亦称“六合塔”。在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南 钱塘江 边 月轮山 上。塔为八角形,外观十三级,内分七层,高约六十米。宋 开宝 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 钱俶 建以镇江潮,其地旧有 六和寺,故名。历代屡毁屡修。解放后重加修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 杭州市 名胜之一。
    • 7.
      完葺释义:修缮,修葺。
    • 8.
      完补释义:补救;修复。唐 元稹《授王播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盐铁使制》:“昔 萧何 用新造之 汉,而能调发子弟,完补败亡,使 关 东粮馈不絶者,以其尽得 秦 之图籍而周知其众寡也。”宋 苏轼《乞桩管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庙宇旧屋间架,元造广大,一百餘年不曾修治,例皆损塌,须得一起修葺,稍可完补。”金 元好问《存殁》诗:“汲 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 9.
      岳飞庙释义:民间习称“岳王庙”。 宋 代名将 岳飞 的祠庙。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 栖霞岭 下。南宋 隆兴 元年(1163年),孝宗 即位,岳飞 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嘉定 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 智果院 为祠庙,即今之 岳王庙。现存建筑系 清 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又 河南省 汤阴县 亦有 岳飞庙。在 汤阴 县城西南隅。建于 明 初,历经修葺,建筑群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庙内有正殿、寝殿,周围有 岳云殿、四子殿、孝娥殿、岳珂殿、三代祠 等建筑,并保存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今为
    • 10.
      库书释义:旧时官府仓库中掌管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修葺馆署》:“一应供帐器用与旗帜执事,乐人舆皂衣帽,俱预製整齐,造册点记,贮库备用,令库书收掌。”《廿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着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哪里得来。”
    • 11.
      庙堂碑释义:即《孔子庙堂碑》。立于 唐 贞观 初,虞世南 撰并书,记述 唐 武德 九年封 孔子 二十三世孙 孔德伦 为“褒圣侯”及修葺 孔 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 唐 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 长安 三年重刻,相王 李旦 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 四年琢去,后佚。宋 初 王彦超 重刻,今存 西安 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 城武 亦存一石,元 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 12.
      廉石释义:⒈相传 汉 末 吴郡 陆绩 为 郁林 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 吴,弃石于 娄门 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 明 时犹存。弘治 中巡按御史 樊祉 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清 康熙 间 陈鹏年 为 苏州 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 苏州 古迹之一。参见“鬱林石”。参阅 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明 侯甸《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清 朱象贤《闻见偶录·廉石》。⒉比喻清廉的家风。清 钱谦益《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
    • 13.
      改修释义:⒈亦作“改脩”。 改建修治。《后汉书·王景传》:“河 决积久,日月侵毁……宜改脩堤防,以安百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匠者以为不祥,将加修葺。公曰:‘此天谴也。无所改修,以记吾过,且令戒惧不怠。’”⒉改过修身。《晋书·高阳王睦传》:“睦 退静思愆,改修其德。”《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进而有过则示惩,惩而改脩则復进,既不废法,亦无弃人。”⒊改缝,另制。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他还要她马上给可怜的孤儿改修一条棉裤呢!”
    • 14.
      文思院释义:⒈唐 宫殿名。唐武宗 好长生术,于 大明宫 筑 望仙台,宣宗 即位后罢。大中 八年重加修葺,改称 文思院。见 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⒉宋 官署名。属少府监,下设美术工艺作坊共四十二所。《宋史·职官志五》:“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鈿之饰,以供舆輦,册寳、法物凡器物之用。”明 宋濂《题魏教授所受咸淳诰命后》:“然 唐 誥初用纸,至 肃宗 时始用绢,贞元 后乃更之以綾。今用文思院制勅綾,亦其遗制也。”
    • 15.
      春首释义:春头,初春。唐 韩愈《为宰相贺雪表》:“去岁冬间,雨雪颇少,今年春首,宿麦未滋。”宋 吴自牧《梦粱录·祠祭》:“郊祀在 嘉会门 外三里 净明院 左右,春首上辛祈穀、四月夏雩、冬至冬报,皆郊坛行礼。”《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 褒斜谷 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春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力修葺。”
    • 16.
      柏林寺释义:⒈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清 梁清标《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⒉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 17.
      汝帖释义:法帖名。宋 大观 中,汝州 守 王寀 采择 潭、绛、泉 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楼 中。明 末兵乱,楼焚碑残。清 顺治 七年(1650年)巡道 范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义 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 洛阳 贴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 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引,魏 晋 九人书以及 王羲之 十帖、南唐 十臣、唐 三朝帝后四书和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
    • 18.
      油艌释义:油漆修葺。
    • 19.
      烟雨楼释义:亦作“烟雨臺”。 亦作“烟雨臺”。名胜地。有多处,以在 浙江省 嘉兴市 鸳鸯湖 上的最有名。为 吴越 钱元璙 所建,以景色迷蒙如在烟雨中得名。原在湖滨,明 嘉靖 年间移建于湖中,历代均有修葺。清 吴伟业《鸳湖曲》:“我来倚棹向湖边,烟雨臺 空倍惘然。”吴翌凤 笺注:“《一统志》:烟雨楼 在 嘉兴府 鸳鸯湖 上。”
    • 20.
      狂骋释义:谓胡作非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如监仓养济賑贫等项,罚其修葺捐助,以罄乃貲财,使不得有所恃而復思狂骋。但官切勿丝毫染指,以滋人口实。”

修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缉释义:⒈谓衣不缝边。⒉不修葺。
    • 2.
      东林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西 庐山。晋 太元 中,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唐 会昌 三年寺废,大中 三年复修。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东林寺碑序》。
    • 3.
      修葺释义:修缮:房屋修葺一新。
    • 4.
      倾圮释义:倒塌。 《水浒传》第一○八回:“军士争先上桥,登时把桥挤踏得倾圮下来。”明 张居正《处士方田李公行状》:“道路桥梁倾圮,輒捐貲为修葺。”《清史稿·灾异志三》:“﹝ 乾隆 ﹞十三年四月初五日,清河 大风雨,民舍倾圮无数。”巴金《还魂草》:“另外的两三家被揭去了屋瓦,剩着半倾圮的木架子。”
    • 5.
      假山工释义:专门建造,修葺古代山石的专业工人。
    • 6.
      六和塔释义:亦称“六合塔”。在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南 钱塘江 边 月轮山 上。塔为八角形,外观十三级,内分七层,高约六十米。宋 开宝 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 钱俶 建以镇江潮,其地旧有 六和寺,故名。历代屡毁屡修。解放后重加修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 杭州市 名胜之一。
    • 7.
      完葺释义:修缮,修葺。
    • 8.
      完补释义:补救;修复。唐 元稹《授王播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盐铁使制》:“昔 萧何 用新造之 汉,而能调发子弟,完补败亡,使 关 东粮馈不絶者,以其尽得 秦 之图籍而周知其众寡也。”宋 苏轼《乞桩管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庙宇旧屋间架,元造广大,一百餘年不曾修治,例皆损塌,须得一起修葺,稍可完补。”金 元好问《存殁》诗:“汲 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 9.
      岳飞庙释义:民间习称“岳王庙”。 宋 代名将 岳飞 的祠庙。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 栖霞岭 下。南宋 隆兴 元年(1163年),孝宗 即位,岳飞 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嘉定 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 智果院 为祠庙,即今之 岳王庙。现存建筑系 清 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又 河南省 汤阴县 亦有 岳飞庙。在 汤阴 县城西南隅。建于 明 初,历经修葺,建筑群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庙内有正殿、寝殿,周围有 岳云殿、四子殿、孝娥殿、岳珂殿、三代祠 等建筑,并保存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今为
    • 10.
      库书释义:旧时官府仓库中掌管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修葺馆署》:“一应供帐器用与旗帜执事,乐人舆皂衣帽,俱预製整齐,造册点记,贮库备用,令库书收掌。”《廿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着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哪里得来。”
    • 11.
      庙堂碑释义:即《孔子庙堂碑》。立于 唐 贞观 初,虞世南 撰并书,记述 唐 武德 九年封 孔子 二十三世孙 孔德伦 为“褒圣侯”及修葺 孔 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 唐 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 长安 三年重刻,相王 李旦 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 四年琢去,后佚。宋 初 王彦超 重刻,今存 西安 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 城武 亦存一石,元 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 12.
      廉石释义:⒈相传 汉 末 吴郡 陆绩 为 郁林 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 吴,弃石于 娄门 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 明 时犹存。弘治 中巡按御史 樊祉 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清 康熙 间 陈鹏年 为 苏州 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 苏州 古迹之一。参见“鬱林石”。参阅 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明 侯甸《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清 朱象贤《闻见偶录·廉石》。⒉比喻清廉的家风。清 钱谦益《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
    • 13.
      改修释义:⒈亦作“改脩”。 改建修治。《后汉书·王景传》:“河 决积久,日月侵毁……宜改脩堤防,以安百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匠者以为不祥,将加修葺。公曰:‘此天谴也。无所改修,以记吾过,且令戒惧不怠。’”⒉改过修身。《晋书·高阳王睦传》:“睦 退静思愆,改修其德。”《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进而有过则示惩,惩而改脩则復进,既不废法,亦无弃人。”⒊改缝,另制。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他还要她马上给可怜的孤儿改修一条棉裤呢!”
    • 14.
      文思院释义:⒈唐 宫殿名。唐武宗 好长生术,于 大明宫 筑 望仙台,宣宗 即位后罢。大中 八年重加修葺,改称 文思院。见 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⒉宋 官署名。属少府监,下设美术工艺作坊共四十二所。《宋史·职官志五》:“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鈿之饰,以供舆輦,册寳、法物凡器物之用。”明 宋濂《题魏教授所受咸淳诰命后》:“然 唐 誥初用纸,至 肃宗 时始用绢,贞元 后乃更之以綾。今用文思院制勅綾,亦其遗制也。”
    • 15.
      春首释义:春头,初春。唐 韩愈《为宰相贺雪表》:“去岁冬间,雨雪颇少,今年春首,宿麦未滋。”宋 吴自牧《梦粱录·祠祭》:“郊祀在 嘉会门 外三里 净明院 左右,春首上辛祈穀、四月夏雩、冬至冬报,皆郊坛行礼。”《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 褒斜谷 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春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力修葺。”
    • 16.
      柏林寺释义:⒈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清 梁清标《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⒉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 17.
      汝帖释义:法帖名。宋 大观 中,汝州 守 王寀 采择 潭、绛、泉 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楼 中。明 末兵乱,楼焚碑残。清 顺治 七年(1650年)巡道 范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义 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 洛阳 贴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 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引,魏 晋 九人书以及 王羲之 十帖、南唐 十臣、唐 三朝帝后四书和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
    • 18.
      油艌释义:油漆修葺。
    • 19.
      烟雨楼释义:亦作“烟雨臺”。 亦作“烟雨臺”。名胜地。有多处,以在 浙江省 嘉兴市 鸳鸯湖 上的最有名。为 吴越 钱元璙 所建,以景色迷蒙如在烟雨中得名。原在湖滨,明 嘉靖 年间移建于湖中,历代均有修葺。清 吴伟业《鸳湖曲》:“我来倚棹向湖边,烟雨臺 空倍惘然。”吴翌凤 笺注:“《一统志》:烟雨楼 在 嘉兴府 鸳鸯湖 上。”
    • 20.
      狂骋释义:谓胡作非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如监仓养济賑贫等项,罚其修葺捐助,以罄乃貲财,使不得有所恃而復思狂骋。但官切勿丝毫染指,以滋人口实。”

修葺造句

1.修葺前,屋室败坏,暗淡无光。修葺后,房间明亮,庭院雅致,更有文学气息了。

2.这座兰亭园修葺得古色古香,真有曲水流觴的感觉。

3.这座只剩下断壁颓垣、枯木荒草的古庭园,如今已修葺一新。也作“断壁残垣”、“断瓦残垣”。

4.年久失修的残破老屋已经无法修葺了。

5.这座兰亭园修葺得古色古香,真有曲水流觞的感觉。

修葺(xiu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修葺是什么意思 修葺读音 怎么读 修葺,拼音是xiū qì,修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修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