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洊至 洊至的意思
jiànzhì

洊至

简体洊至
繁体
拼音jiàn zhì
注音ㄐㄧㄢ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 ◎ 古同“荐”,再;屡次,接连。

zhì,(1) 到。【组词】: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2) 极、最。【组词】: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洊至的意思

洊至 [jiàn zhì]

1. 再至,相继而至。《易·坎》:“水洊至,习坎。”王弼 注:“不以坎为隔絶,相仍而至。”南朝 宋 谢灵运《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民怨而盗发,天怒而地震,水灾洊至。”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工部主事 康有为,为外衅危迫,分割洊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呈请代奏事。”


洊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兼山释义:两山重迭。形容静止,比喻应安于所处的地位。语出《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孔颖达 疏:“两山重叠,止义弥大,故曰兼山,艮也……止之为义,各止其所,故君子於此之时,思虑所及不出其己位也。”南朝 宋 谢灵运《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公又问 雍 得於兼山最要者,郭君 曰:‘所得在艮。艮者,限也;限立而内外不越。’”
    • 2.
      卓荐释义:因卓异而被举荐。清 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众的称为“卓异”。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高要 令 杨国霖 兰坡,作吏三十年,两膺卓荐,傲兀不羈。”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书》:“次白 为 太湖 同知,曾以濬河便民,荐举加知府衔。次年復以计典卓荐,擢守 徐州,洊至开府。”
    • 3.
      洊至释义:再至,相继而至。《易·坎》:“水洊至,习坎。”王弼 注:“不以坎为隔絶,相仍而至。”南朝 宋 谢灵运《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民怨而盗发,天怒而地震,水灾洊至。”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工部主事 康有为,为外衅危迫,分割洊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呈请代奏事。”
    • 4.
      渟潴释义:指水积聚处,蓄水塘。明 归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放今年渟瀦之流,备来年洊至之水,亦救时之策也。”

洊至(ji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洊至是什么意思 洊至读音 怎么读 洊至,拼音是jiàn zhì,洊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洊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