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施令 施令的意思
shīlìng

施令

简体施令
繁体
拼音shī lìng
注音ㄕ ㄌ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实行。【组词】:施工。施政。设施。施展。施教(jiào )。施为(wéi)。施威。实施。措施(办法)。发号施令。(2) 用上,加工。【组词】:施肥。施粉。(3) 给予。【组词】:施礼。施诊。施恩。(4) 姓。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指颁布命令或下达指示。

施令的意思

施令 [shī lìng]

1. 施行政令;施行教令。

施令 引证解释

⒈ 施行政令;施行教令。

《鬻子·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国语词典

施令 [shī lìng]

⒈ 施行政令,发布命令。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皇王施令,寅严宗诰。」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施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释义: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2.
      专制擅命释义:独自掌握权力,擅自发号施令。
    • 3.
      中军释义:⒈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⒉指中军统帅的营帐。⒊中军将军的省称。
    • 4.
      亏紊释义:欠缺和混乱。《新唐书·杜景佺传》:“今草木黄落,而木復华,瀆阴阳也。窃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紊。” 唐 苏颋 《为宋尚书谢加三品表》:“况国之程式,示於天下,凡有亏紊,过在大臣。臣自违之,復将焉用。”
    • 5.
      军机处释义: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始于雍正时处理军务的军机房,后扩大为军机处。其高级官员称军机大臣,位在内阁和六部之上,总揽全国政事,可根据皇帝意图发号施令。
    • 6.
      击鼓鸣金释义: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 7.
      发号布令释义:同“發號施令”。《吴子·励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衆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 8.
      发号施令释义:发命令,下指 示。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 9.
      发号出令释义:同“發號施令”。《礼记·经解》:“發號出令而民説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史记·苏秦列传》:“今 趙 之攻 燕 也,發號出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 東垣 矣。”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發號出令,雲行雨施,可謂妙而無方矣。”明 李东阳《重建成都府学记》:“且今之爲政者,必有堂宇以爲發號出令之地。”
    • 10.
      发号吐令释义:同“發號施令”。 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發號吐令,則訇若震霆之激響,而不爲邪辯改其正。”
    • 11.
      发宪布令释义:犹发号施令。
    • 12.
      司令塔释义:旗舰上司令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设于舰只甲板前方最高处。
    • 13.
      官僚主义释义:不关心群众利益,不做调查研究,脱离社会实践,只知道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 14.
      征令释义:⒈征召及施令。⒉谓宣布征役或征赋的法令。⒊惩罚的命令。徵,通“惩”。
    • 15.
      指手画脚释义: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 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 16.
      挟天子以令天下释义: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17.
      挟天子以令诸侯释义: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18.
      挥笔如麾释义:形容一个人文笔好或写的字好,仿佛发号施令一样,有气势、应对自如。
    • 19.
      擅命释义: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
    • 20.
      收回成涣释义:比喻君主发号施令,如汗出于身,难于收回。

施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释义: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2.
      专制擅命释义:独自掌握权力,擅自发号施令。
    • 3.
      中军释义:⒈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⒉指中军统帅的营帐。⒊中军将军的省称。
    • 4.
      亏紊释义:欠缺和混乱。《新唐书·杜景佺传》:“今草木黄落,而木復华,瀆阴阳也。窃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紊。” 唐 苏颋 《为宋尚书谢加三品表》:“况国之程式,示於天下,凡有亏紊,过在大臣。臣自违之,復将焉用。”
    • 5.
      军机处释义: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始于雍正时处理军务的军机房,后扩大为军机处。其高级官员称军机大臣,位在内阁和六部之上,总揽全国政事,可根据皇帝意图发号施令。
    • 6.
      击鼓鸣金释义: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 7.
      发号布令释义:同“發號施令”。《吴子·励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衆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 8.
      发号施令释义:发命令,下指 示。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 9.
      发号出令释义:同“發號施令”。《礼记·经解》:“發號出令而民説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史记·苏秦列传》:“今 趙 之攻 燕 也,發號出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 東垣 矣。”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發號出令,雲行雨施,可謂妙而無方矣。”明 李东阳《重建成都府学记》:“且今之爲政者,必有堂宇以爲發號出令之地。”
    • 10.
      发号吐令释义:同“發號施令”。 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發號吐令,則訇若震霆之激響,而不爲邪辯改其正。”
    • 11.
      发宪布令释义:犹发号施令。
    • 12.
      司令塔释义:旗舰上司令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设于舰只甲板前方最高处。
    • 13.
      官僚主义释义:不关心群众利益,不做调查研究,脱离社会实践,只知道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 14.
      征令释义:⒈征召及施令。⒉谓宣布征役或征赋的法令。⒊惩罚的命令。徵,通“惩”。
    • 15.
      指手画脚释义: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 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 16.
      挟天子以令天下释义: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17.
      挟天子以令诸侯释义: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18.
      挥笔如麾释义:形容一个人文笔好或写的字好,仿佛发号施令一样,有气势、应对自如。
    • 19.
      擅命释义: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
    • 20.
      收回成涣释义:比喻君主发号施令,如汗出于身,难于收回。

施令造句

1.同事面前他爱称孤道寡,发号施令

2.我们历来主张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是少数人发号施令

3.那种光是发号施令,浮在上面而不带头实干的人,不适合做领导工作。

4.如今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常常对祖辈父辈发号施令,这怎么行呢?

5.作为干部,要带头劳动,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6.家长不能只是发号施令,应是谆谆教导,你也不应该怀疑家长的苦心,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儿女快乐成长的。

7.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8.他原想发号施令,显示一下自己的指挥才能,但同学们都不听他指挥,结果却是弄巧成拙,操练的秩序全乱了。

9.他对这次接力赛真是踌躇满志,只待发号施令后,便可以轻松地到达目的地。

10.不熟悉情况,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号施令,这样做工作没有不碰钉子的。

施令(shi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施令是什么意思 施令读音 怎么读 施令,拼音是shī lìng,施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施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