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邑君 邑君的意思
jūn

邑君

简体邑君
繁体
拼音yì jūn
注音ㄧˋ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城市,都城。【组词】:城邑。都邑。(2) 旧指县。【例句】: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组词】:采邑。(4) 古同“悒”,愁闷不安。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基本含义

指小地方的官吏,也用来比喻权力小、地位低下的人。

邑君的意思

邑君 [yì jūn]

1. 地方官。

2. 县君,古代女子的封号。

4. 用为对妇女的尊称。

邑君 引证解释

⒈ 地方官。

《汉书·西南夷传》:“兴(夜郎王 )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 立(陈立 )。”

⒉ 县君,古代女子的封号。

《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齓,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先是,帝以 汉 唐 封乳母为夫人、邑君故事付中书。”

⒊ 用为对妇女的尊称。


国语词典

邑君 [yì jūn]

⒈ 女子的封号。

《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邑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宿冤释义:⒈积久的冤屈。《后汉书·陈元传》:“臣 元 愚鄙,尝传师言。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 孔 氏之正道,理 丘明 之宿冤;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⒉前世的冤仇。唐 谷神子《博异志·崔无隐》:“噫!乃宿冤之动作徵应,委曲如是。”宋 张师正《括异志·毛郎中》:“言与邑君有宿冤。”《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人死魂不散,况復生前有宿冤。”⒊前世的冤家。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东迁道人》:“夜,梦大士告曰:‘吾何所虑?恐汝不免。盖汝前生曾杀人,今来者正宿冤也。’”
    • 2.
      朝谒释义:⒈谓参见尊者。汉 刘向《列女传·鲁之母师》:“大夫美之,言於 穆公,赐母尊号曰‘母师’。使朝謁夫人,夫人诸姬皆师之。”《后汉书·法雄传》:“明年,伯路 復与 平原 刘文河 等三百餘人称使者,攻 厌次 城,杀长吏,转入 高唐,烧官寺,出繫囚,渠帅皆称将军,共朝謁 伯路。”杨尚武《追匪记》:“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饿死的人留下的:也许是生意人,也许是往 拉萨 朝谒的 藏 民。”⒉入朝觐见。《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光武 封 苏马諟 为 汉廉斯邑君,使属 乐浪郡,四时朝謁。”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赵
    • 3.
      獭皮冠释义:用獭皮制成的帽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有邑君长,皆赐印綬,冠用獭皮。”《梁书·陈伯之传》:“﹝ 陈伯之 ﹞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
    • 4.
      邑君释义:⒈地方官。《汉书·西南夷传》:“兴(夜郎王)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 立(陈立)。”⒉县君,古代女子的封号。《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齓,男皆封侯,女为邑君。”《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先是,帝以 汉 唐 封乳母为夫人、邑君故事付中书。”⒊用为对妇女的尊称。

邑君(yi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邑君是什么意思 邑君读音 怎么读 邑君,拼音是yì jūn,邑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邑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