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 ◎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miáo,(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组词】: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2) 形状像苗的。【组词】:火苗儿。(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组词】:鱼苗。(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组词】:疫苗。卡介苗。(5) 子孙后代。【组词】:苗裔。(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词】:苗族。苗绣。(7) 姓。
1. 黍的幼苗。
⒈ 黍的幼苗。
引《诗·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木石扃幽闥,黍苗延高坟。”
唐 虚中 《寄华山司空图》诗之二:“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閒庭。”
⒈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黍苗,刺幽王也。」或以为宣王封申伯于谢,命召穆公往营城邑,故将徒役南行,而行者作此诗。首章二句为:「芃芃黍苗,阴雨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