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屏 [yún píng]
1. 有云形彩绘的屏风,或用云母作装饰的屏风。
2. 喻屏捍朝廷的人。
3. 喻层叠之山峰。
5. 云翳,云。
云屏 引证解释
⒈ 有云形彩绘的屏风,或用云母作装饰的屏风。
引晋 张协 《七命》:“云屏烂汗,琼璧青葱。”
唐 刘长卿 《昭阳曲》:“芙蓉帐小云屏暗,杨柳风多水殿凉。”
元 刘因 《杂诗》之五:“霜粟千封户,云屏四画图。”
清 龚自珍 《生查子·即事》词:“关了緑窗纱,鬆了湘裙釵。言病復言愁,絮絮云屏下。”
⒉ 喻屏捍朝廷的人。
引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凰婴雪刃,狼虎犯云屏。”
曾益 题注:“董卓 废立, 融 每因对答,輒有匡正之言。”
⒊ 喻层迭之山峰。
引元 虞集 《寄答桂风子先生》诗:“云屏第九叠,相与浴晨暾。”
⒋ 云翳,云。
引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山戛浴兰阯,水若居云屏。”
国语词典
云屏 [yún píng]
⒈ 画有云彩的屏风。亦指以云母石饰制的屏风。
引唐·李商隐〈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唐·裴铏《昆仑奴》:「云屏而每绮罗,绣被而常眠珠翠。」
⒉ 层叠的峰峦。
引宋·朱熹〈祝孝友作枕屏小景以霜余茂树名之因题此〉诗:「几叠云屏好,一生秋梦多。」
云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帟释义:犹云屏。帘幕。
- 2.
屏风九迭释义:庐山岭名。庐山五老峰的东北有九叠云屏,也叫屏风叠,下为九叠谷。
- 3.
开元寺释义:佛教寺院建筑。始建于公元686年。在福建泉州。中轴线上有紫云屏、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及藏经阁等建筑,后部有准提禅林、檀樾祠、功德堂、尊胜院和水陆寺等。大雄宝殿为明代重建,重檐歇山顶,殿内斗拱装饰有独特的飞天伎乐。其前部的月台须弥座上雕有人面狮身和狮子像。大殿前两侧各建有一座宋代石塔,所有构件都用花岗岩制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
月扇释义:团扇。形如满月,故称。语本 汉 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北周 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文絃入舞曲,月扇掩歌儿。”唐 李商隐《拟意》诗:“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障羞。”宋 陆游《村居初夏》诗:“我有素紈如月扇,会凭名手作新图。”参见“团扇”。
- 5.
瑶轩释义:⒈玉饰的车子。 南朝 宋 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瑶轩春藉,翠华东狩。”⒉指仙车。唐 崔涂《七夕》诗:“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⒊雕饰华丽的小屋。南朝 齐 王融《齐明王歌辞·明王曲》:“桂序金匏转,瑶轩丝石罗。”唐 王勃《江南弄》诗:“瑶轩 金谷 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⒋饰玉的栏杆。南朝 宋文帝《登景阳楼诗》:“瑶轩笼翠幌,组幙翳云屏。”
- 6.
璇台释义:⒈亦作“璿臺”。亦作“琁臺”。饰以美玉的高台。本为 夏 天子的台名。《竹书纪年》卷上:“帝 启,元年癸亥……大饗诸侯於 璿臺。”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武王 ﹞命 原公 释百姓之囚,归 璇臺 之珠玉。”晋 张协《七命》:“云屏烂汗,琼壁青葱。应门 八袭,琁臺 九重。”⒉泛指华美的台观。《旧唐书·辛替否传》:“臣闻出家修道者……何必璇臺玉树,寳像珍龕,使人困穷,然后为道哉!”⒊传说中仙人的居所。晋 郭璞《游仙诗》之十:“璇臺 冠 崑 岭,西海 滨 招摇。”元 陈樵《月庭赋》:“邀我乎 璇臺 之上,期
- 7.
碧荧荧释义:形容光色青绿而闪烁。元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锦幃綉幙冷清清,银臺画烛碧荧荧。”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我如今实丕丕帐冷云屏,碧荧荧灯残短檠,宽绰绰纽鬆方胜。”《花城》1981年第4期增刊:“机上指示灯一闪一闪的发着翡翠般的碧荧荧的绿光。”
- 8.
角簟释义:细竹篾或白藤织成的席。唐 元稹《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冰壶通角簟,金镜彻云屏。”《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地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绵。”胡三省 注:“角簟,剖竹为细篾,织之,藏节去筠,莹滑可爱;南蛮或以白藤为之。”宋 秦观《寄题倪敦复北轩》诗:“觥筹交错银河掛,文史纵横角簟铺。”
- 9.
霞帐释义:汉 伶玄《赵飞燕外传》:“真腊 夷献万年蛤……后以蛤粧五成金霞帐,帐中常若满月。”后用“霞帐”指妇人华美的居所。元 胡天游《黄陵庙》诗:“吹簫酌酒心自苦,云屏霞帐归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