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骄阳 骄阳的意思
jiāoyáng

骄阳

简体骄阳
繁体驕陽
拼音jiāo yáng
注音ㄐㄧㄠ 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1) 马壮健。(2) 自满,自高自大,不服从。【组词】:骄傲。骄气。骄恣。骄横(hèng )。骄矜。骄纵。(3) 猛烈。【组词】:骄阳。

yáng,(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例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组词】: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句】: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组词】:阳春。(6) 外露的,明显的。【组词】:阳沟。阳奉阴违。(7) 凸出的。【组词】:阳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例句】: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 带正电的。【组词】:阳极。阳电。阳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组词】:阳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阳光强烈、炎热的天气。

骄阳的意思

骄阳 [jiāo yáng]

1. 酷烈的阳光。

头顶骄阳。

[blazing sun;]

骄阳 引证解释

⒈ 猛烈的阳光。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
《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閽。”
茅盾 《秋收》三:“夜来露水是有的,稻比白天在骄阳下稍稍显得青健。”


国语词典

骄阳 [jiāo yáng]

⒈ 强烈逼人的阳光。

唐·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太赫,海水烁龙龟。」
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炎阳


骄阳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黑暗释义:⒈没有光:山洞里一片黑暗。⒉比喻(社会状况)落后;(统治势力)腐败:黑暗势力。黑暗统治。

骄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云皴释义:中国山水画专用技法之一,用含蓄的圆笔中锋,以湿笔皴出山石轮廓,凹处以片状或卷曲之笔密皴,中侧锋并用,也称“云头皴”或“鬼面石”,最后以淡水墨略染,湿勾淡染,迷离的淡墨表现出烟岚轻发的山间早春景色和幽深雄厚的气格,所表现的对象正如郭思形容的“骄阳初蒸,晨光欲动,晓山如翠,晓烟交碧,乍合乍离,或聚或散,变态不定,飘摇缭绕于丛林溪谷间”。
    • 2.
      喷火释义:⒈使用喷火器喷射高温火焰消灭目标的行动。 ⒉形容花开色红。⒊形容骄阳酷热。
    • 3.
      娇阳释义:骄阳。娇,通“骄”。
    • 4.
      毒暑释义:酷暑。《北齐书·厍狄干传》:“﹝ 干 ﹞以家在寒乡,不宜毒暑,冬得入京师,夏归乡里。”唐 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清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
    • 5.
      火赫释义:炎赤貌。 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
    • 6.
      炙热释义:像火烤一样的热,形容极热:炙热的阳光。骄阳似火,大地炙热。
    • 7.
      顽阳释义:骄阳;烈日。
    • 8.
      骄日释义:犹骄阳。
    • 9.
      骄景释义:犹骄阳。
    • 10.
      骄阳释义:强烈的阳光:骄阳似火。
    • 11.
      黑汗释义:⒈黑色汗水。 亦谓掺杂着污秽的汗水。《新唐书·五行志一》:“大历 十三年二月,太僕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纸承之,血也。”茅盾《子夜》十二:“满脸黑汗在这柏油路上喊卖各式各样‘快报’的瘪三和小孩子,也用了各式各样的声调高叫着各式各样矛盾的新闻。”尚钺《预谋》一:“他们中有的用手揩揩骄阳在头上蒸发出的黑汗。”⒉中兽医病名。马血脉壅滞之症。多由久热伤血,瘀血滞气积于心胸所致。症状为神昏头低、浑身肉颤、汗出如浆、气促喘粗、步行如醉、口色红燥、脉象洪数等。治以宁心安神、镇惊止汗为主。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骄阳(jiao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骄阳是什么意思 骄阳读音 怎么读 骄阳,拼音是jiāo yáng,骄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骄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