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毛褐 毛褐的意思
máo

毛褐

简体毛褐
繁体
拼音máo hè
注音ㄇㄠˊ ㄏ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组词】: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组词】:不毛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例句】: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组词】: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5) 不是纯净的。【组词】:毛利。毛重。(6) 行动急躁。【组词】:毛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句】:把他吓毛了。(8) 小。【组词】:毛病。毛孩子。毛毛雨。(9) 货币贬值。【组词】:钱毛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组词】:两毛钱。(11) 姓。

hè,(1) 粗布或粗布衣服。【组词】:短褐。(2) 黑黄色。【例句】:褐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褐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基本含义

形容衣物颜色暗淡、质地粗糙。

毛褐的意思

毛褐 [máo hè]

1. 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毛褐 引证解释

⒈ 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二:“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
明 方孝孺 《适意斋记》:“毛褐不完者行於途,虽锦衣狐裘不能知其温。”


毛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家鼠释义:哺乳动物,毛褐色或黑灰色,门齿发达,多穴居在住房的墙壁或阴沟中,繁殖力很强,吃粮食,咬衣物,并能传播鼠疫。
    • 2.
      蓝点颏释义:鸟,身体大小和麻雀相似,羽毛褐色。雄的喉部天蓝色,叫的声音很好听。通称蓝靛颏儿。
    • 3.
      蜜蜡释义:⒈蜜蜂腹部分泌蜡汁为巢,取蜂巢煎而溶之,其上浮如油者凝固即成蜜蜡,初时为黄蜡,精制则成白蜡。 供制烛及药用等。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诸远方山郡幽僻处出蜜蜡,人往往以桶聚蜂,每年一取。”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取芥子,熟擣,如鸡子黄许。当附骨上,拔去毛;骨外,融蜜蜡周匝拥之。”《宋史·食货志下八》:“以香药、瓷漆器、薑、桂等物易蜜蜡、麝脐、毛褐、羱羚角。”⒉矿物名。与琥珀同类而色淡。也称金珀。清 刘銮《五石瓠·冠佩》:“巾上繫珠玉、琥珀、蜜蜡之属,非古也。”
    • 4.
      金策释义:⒈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汉 张衡《西京赋》:“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 泰山”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唐 白居易《一策头》:“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⒉指禅杖。僧所持。《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李善 注:“金策,锡杖也。”唐 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口翻贝叶古字

毛褐(mao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毛褐是什么意思 毛褐读音 怎么读 毛褐,拼音是máo hè,毛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毛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