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命 [rǔ mìng]
1. 没有完成上级的使命或他人的嘱咐。
例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 fail to accomplish a mission; ]
2. 对尊长谕令或受人来书的谦词。
英[ be indebted; ]
辱命 引证解释
⒈ 谓交付使命。犹降谕。
引《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汉 陈琳 《答东阿王笺》:“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
⒉ 辜负使命。
引《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 汉 !”
晋 傅咸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⒊ 指负人之托。
引《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若请他做个算学教习,那是专门之学,必不辱命的。”
国语词典
辱命 [rǔ mìng]
⒈ 未能完成他人的谕令或嘱托。
引《文选·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若请他做个算学教习,那是专门之学,必不辱命的。」
⒉ 君王的谕令。
引《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牋》:「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
辱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妾释义:犹言贱妾。古代女子自谦之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 归,遇 杞梁 之妻於郊,使弔之。辞曰:‘殖 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弔。’”孔颖达 疏:“下,犹贱,谦言贱妾也。”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耿先生》:“陛下尝不信下妾之术,今日面观,可復不信耶!”
- 2.
宠嘉释义:荣耀华美。 《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顾敝邑,抚有 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羣臣实受其貺?其自 唐叔 以下,实宠嘉之。”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莱公 贬 海康 以死。仁宗 即位,赐諡‘忠愍’,命知制誥 丁度 为词曰……再罹遐謫,遂及云亡,终悲零露之归,徒軫幽泉之痛。间虽洊伸澄雪,追賁宠嘉,而誄功易名,尚闕恩礼。沉谋秘书,沦於疑论,逝者莫愬,朕甚閔之。”
- 3.
屈节释义:⒈失去气节:屈节事仇。屈节辱命。⒉降低身份:卑躬屈节。
- 4.
杞梁妻释义:春秋 齐 大夫 杞梁 之妻。或云即 孟姜。杞梁,名 殖(一作 植)。齐庄公 四年,齐 袭 莒,杞梁 战死,其妻迎丧于郊,哭甚哀,遇者挥涕,城为之崩。后演为 孟姜女 哭长城的传说故事。《礼记·檀弓下》:“齐庄公 袭 莒 于夺,杞梁 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庄公 使人弔之,对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孟子·告子下》:“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孙奭 疏:“或云 齐庄公 袭 莒,逐而死,其妻 孟姜 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汉 刘向《
- 5.
臣节释义:人臣的节操。《孔子家语·致思》:“长事 齐 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汉书·路温舒传》:“詔书令公卿选可使 匈奴 者,温 舒 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外,以尽臣节。”《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明 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往 西涯公 处 刘瑾、张永 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贷而与之,几无是非之心。”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岳王祠联》:“天章褒臣节,想当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万古精诚光日月
- 6.
辱命释义:没有完成上级的命令或朋友的嘱咐:幸不辱命。
- 7.
郊吊释义:谓在郊野行吊礼。《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 归,遇 杞梁 之妻於郊,使弔之。辞曰:‘殖(杞梁 即 杞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弔。’”杨伯峻 注:“古礼,唯所谓贱者受郊弔。杞梁 乃大夫,故其妻辞弔……《檀弓下》又云:‘君遇柩於路,必使人弔之。’则 齐庄 之使人弔亦合古礼,杞梁 之妻之辞弔,亦合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