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密 [shèn mì]
1. 细致周到。
例慎密计划。
英[careful; cautious;]
慎密 引证解释
⒈ 谨慎保密。
引《易·繫辞上》:“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宜各慎密,勿説事源,人或知闻,轻鄙我等。”
⒉ 认真细致。
引明 袁宏道 《识张幼于箴铭后》:“今若强放达者而为慎密,强慎密者而为放达,续鳧项,断鹤颈,不亦大可嘆哉!”
续范亭 《学习有得》诗:“慎密周详,活泼愉快。”
国语词典
慎密 [shèn mì]
⒈ 谨慎细密。
引《易经·系辞上》:「君子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慎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周密释义:周到而细密:计划周密。 周密的调查。
- 2.
精密释义:精确细密:精密仪器。精密的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 3.
精细释义:⒈精密细致:这座雕像手工十分精细。他遇事冷静,考虑问题特别精细。⒉精明细心:为人精细。
- 4.
紧密释义:⒈十分密切,不可分隔:紧密结合。紧密联系。紧密地团结在一起。⒉多而连续不断:枪声十分紧密。紧密的雨点。
慎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释义: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 2.
公廉释义:公正清廉。《史记·酷吏列传》:“都 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七年》:“湛 性公廉,与僕射 徐湛之 并为主上所宠信,时称 江 徐。”明 方孝孺《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国朝承 有元 用 夷 变 夏 之后……未几,才能之士充溢,四海居弼赞之任,则著慎密忠敏之绩,列纠正之位,则有明肃公廉之声。”
- 3.
削草释义:⒈古时大臣上书封事草定奏稿,成辄销毁,以示慎密。 ⒉除草。
- 4.
周给释义:慎密辩给,接济。
- 5.
密博释义:慎密博洽。
- 6.
杖信释义:⒈凭靠信义。 《左传·襄公八年》:“完守以老 楚,杖信以待 晋,不亦可乎?”晋 潘岳《西征赋》:“杖信则莫不用情,无欲则赏之不窃。”唐 皎然《送杨遂初赴选》诗:“秉心凌竹柏,杖信越波澜。”⒉信赖。《魏书·李冲传》:“冲 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於颜色,虽旧臣戚辅,莫能逮之,无不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 高祖 亦深相杖信,亲敬弥甚,君臣之间,情义莫二。”
- 7.
武干释义:亦作“武榦”。指军事才干。《魏书·吕罗汉传》:“罗汉 仁篤慎密,弱冠以武干知名。”《宋书·殷琰传》:“休祐 与 琰 书曰:‘君本文弱,素无武榦,是远近所悉。’”《梁书·张惠绍传》:“张惠绍 字 德继,义阳 人也,少有武干。”《新唐书·马璘传》:“璘 少学术,而武干絶伦。”《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初,帝问 赵普 曰:‘儒臣有武干者何人?’普 以知 彭州、左补闕 辛仲甫 对。”
- 8.
水泄不漏释义: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 9.
纤隙释义:细微的嫌隙。 《新唐书·阿史那忠传》:“宿卫四十八年,无纤隙,人比之 金日磾。”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公虽荷 真宗 眷委之重,每慎密远权以自防,故君臣之间,略无纤隙可窥。”
- 10.
虚憍释义:同“虚骄”。 《庄子·达生》:“纪渻子 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清 林则徐《会奏英夷抗不交凶严断接济查办情形折》:“凡在 粤 东士庶,既知夷人习为虚憍,并知臣等慎密修防,沿海閭阎,现俱十分安謐。”章炳麟《訄书·明农》:“昔吾尝恨 始元 文学之与 弘羊 辩也,不如 卜式 ……而文学诸生,类欲远法治古,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遏贪鄙之俗,醇至诚之风,其议虚憍,近於无端崖之辩。”
- 11.
超远释义:⒈遥远。《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王逸 注:“言身弃平原山壄之中,去家道甚远也。”南朝 梁 江淹《侍始安王石头》诗:“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 湘。”⒉疏远。《楚辞·九章·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王夫之 通释:“超远,疎远也。”⒊超脱;高超深远。《北史·隐逸传序》:“何必御霞乘云而追日月,穷极天地,始为超远哉!”宋 欧阳修《荐司马光札子》:“而其识虑超远,性尤慎密。”清 恽敬《答伊扬州书四》:“所惠 香山老人 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
- 12.
阴重释义:⒈慎密稳重。 谓不轻易泄漏人言。⒉私下看重。⒊树荫浓重。⒋疝气。
- 13.
顺详释义:慎密地审察。顺,通“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