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chéng dū shì]
1. 四川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成都平原中心,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蜀汉、五代前后蜀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简称“蓉”,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又称“锦城”。1928年设市。人口3078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等。有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等高等学校。
国语词典
成都市 [chéng dū shì]
⒈ 城市名。四川省省会,位于成都平原东南,岷江船运的终点,是该省西部的陆运中心。商业繁盛,交通便利。市内街道、建筑平整宽阔,风景明秀,多古迹名胜。因五代蜀后主孟昶于城口遍种芙蓉,故也称为「蓉城」。
成都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里桥释义:桥名。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 架 大江 水,在县南八里,蜀 使 费禕 聘 吴,诸葛 祖之。禕 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沧浪。”
- 2.
升仙桥释义:桥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北。因 汉 司马相如 过此题字励志而著名。相传为 秦 李冰 所建。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城北十里有 昇仙桥,有 送客观。司马相如 初入 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唐 岑参《昇仙桥》诗:“及乘駟马车,却从桥上归。”按,一本作“昇迁桥”。或谓“迁”形近“僊”,转讹为“仙”。参阅 陈铁民 侯忠义《岑参集校注》。
- 3.
合江亭释义:古迹名。 为 唐 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 湖南 衡阳县 北。唐 韩愈 有《合江亭》诗。孙汝听 题解:“亭在 衡州 负郭,今之 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於二水之间,旁有 朱陵洞,亦谓之 朱陵仙府,唐 人题刻散满巖上。”(2)在今 湖北 宜都县 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 路侍中 巖 ……以官妓 行云 等十人侍宴,移镇 渚宫 日,於 合江亭 离筵赠 行云 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 江 南岸。’至今播於倡楼也。”(3)在今 四川 成都市 东南。传为 唐 韦皋 建。参阅 宋
- 4.
四川省释义:简称川。别称蜀。位于长江上游,南邻贵州、云南,东邻重庆,北邻陕西、甘肃、青海,西邻西藏。面积48万多平方千米。人口8 329万(2000年)。省会成都市。重要城市还有绵阳、德阳、乐山、自贡、泸州、广元、攀枝花、宜宾、南充、内江等。
- 5.
寓止释义:寄宿;留住。 唐 无名氏《灵应传》:“妾以寓止郊园,绵歷多祀,醉酒饱德,蒙惠诚深。”宋 秦观《书王氏斋壁》:“余先大父赴官 南康道,出 九江,余实生焉。满岁受代,犹寓止僧舍。”《云笈七籤》卷一一二:“又在 成都市,常寓止 乐温县。”
- 6.
平头式释义:平头式又称平顶头或小平头。 特点:两侧和后部头发较短,从发际线向上轧剪,短发呈波差层次,色调匀称,顶部略长的短发轧剪成都市平形,根据顶部头发长度,又有大平头、小平头之分。
- 7.
成都卖卜释义:西汉 严遵,字 君平,卖卜于 成都市,每日得到百钱,足以自养,即闭门下帘读书,博览无所不通,依 老 庄 之旨著书十余万言。修身自保,不为苟得,甚受 蜀 人敬爱。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用为卖卜、卜卦的典故。北周 庾信《奉和赵王隐士》:“霸陵 採樵路,成都 卖卜钱。”亦省作“成都卜”。唐 杜甫《游子》诗:“厌就 成都 卜,休为吏部眠。”
- 8.
摩诃池释义:池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东南十二里。相传 隋 蜀王秀 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有一僧见之曰:“摩訶宫毗罗。”盖 胡 僧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其池广大有龙,因名“摩訶池”。一说,为 隋 萧摩诃 所置,故名。唐 高骈《残春遣兴》诗:“画舸轻橈柳色新,摩訶池 上醉青春。”宋 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摩訶池 上追游路,红緑参差春晚。”清 曹寅《题云辨上人小照》诗:“梅为琢鍊堆前树,人是 摩訶池 上莲。”
- 9.
星桥释义:⒈神话中的鹊桥。北周 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似桂花。”宋 李清照《行香子》词:“星桥鹊驾,经年纔见,想离情、别恨难穷。”陶牧《七夕和儆庐》:“只有星桥仍可渡,天孙日守岁寒盟。”⒉指 七星桥。在 四川省 成都市。传为 秦 时 李冰 所造。上应七星,故称。唐 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月峡 星桥,腾金孕碧。”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七:“锦水 东流绕 锦城,星桥 北挂象天星。”唐 杜甫《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剑阁 星桥 北,松州 雪岭 东。”
- 10.
望江楼释义:古迹名。为 唐 薛涛 流寓 成都 时的故居,在 成都市 东 锦江 南岸,已辟为 望江楼公园。有 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薛涛井 等胜景,附近有 薛涛 墓。
- 11.
杜甫溪释义:即 浣花溪。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因溪旁有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故居,故称。元 虞集《仁寿寺僧报生瑞竹》诗:“杜甫溪 头花匼匝,孔明 庙里柏阑珊。”
- 12.
杜甫草堂释义: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流居成都的故居,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浣花溪畔,内有杜甫石刻像、工部祠、诗史堂等,1954 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
- 13.
武侯祠释义:西晋 末年 李雄 为纪念 蜀汉 丞相 忠武侯 诸葛亮 而建。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 唐 裴度 撰文、柳公权 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 杜甫《诸葛庙》诗:“久游 巴子国,屡入 武侯祠。”清 钮琇《觚賸续编·樾巢近体》:“《过武侯祠》云:‘天涯争奉 武侯祠,千古精灵想在兹。’”巴金《憩园》三十:“我的车子到了 武侯祠,老姚 夫妇站在大门口等我。”
- 14.
武担释义:山名。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城内西北隅。汉 扬雄《蜀王本纪》:“武都 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 娶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欲归。蜀王 留之,无几物故,蜀王 发卒之 武都 担土,于 成都 郭中葬之。盖地三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刘备 ﹞即皇帝位於 成都 武担 之南。”
- 15.
浣花溪释义: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 溪旁有唐诗人杜甫的草堂,号浣花草堂。
- 16.
浣花草堂释义:即 杜甫草堂。位于 成都市 浣花溪 畔,故名。唐 杜甫《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成都 乱罢气萧索,浣花草堂 亦何有。”
- 17.
濯锦江释义:江名。即 锦江。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唐 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 头花柳春。”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唐 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河阳县 里虽无数,濯锦江 边未满园。”
- 18.
熊猫驿站释义:“熊猫驿站”是虹口乡联合成都市旅游产业促进中心、成都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与虹口农村旅游合作社以及当地农户,创办的一种连锁乡村旅游酒店。
- 19.
玉局观释义:宋 代著名的道观。 设于 玉局化。在今 四川 成都市 北。《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六年》“蜀 主詔於 玉局化 设道场”胡三省 注引 宋 彭乘《修玉局观记》:“后汉 永寿 元年,李老君 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玉牀自地而出,老君 昇坐,为 道陵 説《南北斗经》,既去而坐隐,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苏軾 ﹞在 永州 不多时,赦书又到,召还提举 玉局观。”
- 20.
百花潭释义:潭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潭北有 唐 代著名诗人 杜甫 的草堂。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 沧浪。”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杜甫 宅在西郭外,地属 犀浦县,接 浣花溪,地名 百花潭。”宋 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碧鸡坊 西结茅屋,百花潭 水濯冠缨。”阿英《明朝的笑话》二一:“官呼狂生试诗,成绩甚坏,乃笑谓之曰:‘姑免问罪,发去 百花潭 上,看守 杜工部 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