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子卯 子卯的意思
mǎo

子卯

简体子卯
繁体
拼音zǐ mǎo
注音ㄗˇ ㄇ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mǎo,(1) 地支的第四位,属兔。(2) 用于记时。【例句】: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卯正(早晨六点)。点卯。画卯。(3) 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组词】:卯眼。卯榫。(4) 期限。【例句】:比卯(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

基本含义

指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子卯的意思

子卯 [zǐ mǎo]

1. 甲子和乙卯。古以为忌日。

子卯 引证解释

⒈ 甲子和乙卯。古以为忌日。

《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
杨伯峻 注:“甲子 为 商紂 灭亡死日,见《汉书·律历志》引《武成》与《史记·商本纪》;乙卯为 夏桀 亡日,见 孔 疏。当时人因此以甲子、乙卯为疾日。疾日即忌日。 《礼记·玉藻》谓于此二日食粗粮菜汤,亦可证甲子、乙卯为忌日。”
《汉书·翼奉传》:“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贪狼,申子主之。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贪狼必待阴贼而后动,阴贼必待贪狼而后用,二阴并行,是以王者忌子卯也。”


子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刑释义: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则凶。见《协纪辨方书·义例》。《新唐书·吕才传》:“长平 坑降卒,非俱犯三刑;南阳 多近亲,非俱当六合。”《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子刑卯,卯刑子。”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禄命之説,相传始於 唐 李虚中,然三刑六合,贞观 初已闢其説,似非起於 李 也。”
    • 2.
      刑害释义:星相术语。三刑六害的合称。三刑: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则凶。六害:谓与六合相冲之辰。如正月建寅,与亥合而巳冲之,故寅与巳害。二月建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故卯与辰害。
    • 3.
      子卯释义:甲子和乙卯。古以为忌日。《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杨伯峻 注:“甲子 为 商紂 灭亡死日,见《汉书·律历志》引《武成》与《史记·商本纪》;乙卯为 夏桀 亡日,见 孔 疏。当时人因此以甲子、乙卯为疾日。疾日即忌日。《礼记·玉藻》谓于此二日食粗粮菜汤,亦可证甲子、乙卯为忌日。”《汉书·翼奉传》:“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贪狼,申子主之。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贪狼必待阴贼而后动,阴贼必待贪狼而后用,二阴并行,是以王者忌子卯也。”
    • 4.
      舍业释义:⒈停止学习。 《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⒉舍弃家产。《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 在 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舍业厚遇之。”司马贞 索隐:“舍业者,捨弃其家产而厚事宾客也。”

子卯(zim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子卯是什么意思 子卯读音 怎么读 子卯,拼音是zǐ mǎo,子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子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