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最后 最后的意思
zuìhòu

最后

简体最后
繁体最後
拼音zuì hòu
注音ㄗㄨㄟˋ ㄏㄡˋ
结构AB式
词性形容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ì,(1) 极,无比的。【组词】:最大。最高。最初。最终。最为(wéi )。(2) 聚合。【组词】:忧喜最门。(3) 合计。【例句】:“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

hòu,(1) 君主;帝王。【例句】:商之先后(先王)。(2) 帝王的正妻。【组词】:皇后。太后。(3) 诸候。《書•舜典》。【组词】:“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组词】: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组词】:日后。后福。后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组词】:后排。后十名。(7) 子孙。【组词】: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8) 姓。

基本含义

◎ 最后 zuìhòu
[final;posteriormost;last;ultimate;utmost]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最后的意思

最后 [zuì hòu]

1.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final; posteriormost; last; ultimate; utmost;]

最后 引证解释

⒈ 时间上或次序上在所有别的之后。

《史记·项羽本纪》:“楚怀王 初封 项籍 为 鲁公,及其死, 鲁 最后下,故以 鲁公 礼葬 项王 穀城。”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最后许以职守郡,然冀公復瘳也,犹不出命。”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虎妞 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把最后的一招这么早就拿出来。”


国语词典

最后 [zuì hòu]

⒈ 时间或次序上居于末了的位置。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如:「最后一名」。

末了 著末

起初 首先 最先 最初


最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结果释义:⒈长出果实:开花结果。⒉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的结果。⒊用在下半句,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经过一番争论,结果他还是让步了。⒋将人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 2.
      最终释义:最后;末了:最终目的。
    • 3.
      结尾释义:⒈结束事情的最后一段;收尾:文章该结尾了。 ⒉结束的阶段:结尾工程。文章的结尾写得很精彩。
    • 4.
      末了释义:最后:第五行末了的那个字我不认识。大家猜了半天,末了还是小伍猜中了。也说末末了儿。
    • 5.
      着末释义:⒈撩拨;沾染。 ⒉折磨;捉弄。⒊着落。

最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首先释义:⒈最先;最早:首先报名。 ⒉第一(用于列举事项):首先,是大会主席报告;其次,是代表发言。
    • 2.
      最初释义:最早的时期;开始的时候:那里最初还是不毛之地。我最初认识他是在上中学的时候。
    • 3.
      起初释义:最初;起先:起初我不同意,后来才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起初他一个字不识,现在已经能看报写信了。
    • 4.
      最先释义:暂无解释。

最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仆二主释义:剧本。意大利哥尔多尼作于1745年。流浪汉特鲁法尔金诺同时受雇于女扮男装来威尼斯寻找未婚夫的拉斯波妮和她的未婚夫阿列图依。为了不泄露一仆事二主的秘密,他想尽办法不让两个主人发觉。最后,两个主人终于见面,特鲁法尔金诺却设下圈套,使他们迷惑不解。
    • 2.
      一决胜负释义: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 3.
      一息尚在释义:息:呼吸,气息;尚:还。 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 4.
      一槌定音释义: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 5.
      一篑之功释义: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6.
      一锤定音释义: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 7.
      七七释义:旧俗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 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释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 9.
      万尼亚舅舅释义:剧本。俄国契诃夫作于1897年。乡绅万尼亚二十五年中放弃个人幸福,与外甥女索尼雅辛勤经营庄园,供养妹夫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但他终于发现妹夫只是个华而不实的庸才,他于激怒中枪击妹夫,幸未击中。最后在友人劝解下不得不与妹夫言归于好。
    • 10.
      三一八惨案释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 所部国民军与 奉 系军阀作战,日本 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 奉 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 英 美 法 意 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 大沽口 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 三月十八日,北京 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 天安门 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 段琪瑞 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 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 11.
      三校释义:也称终校,出版界术语,意指第三遍校对书稿,是通读前的最后一次校对。
    • 12.
      三榜定案释义: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 极言行事慎重。
    • 13.
      三舍法释义:宋神宗 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 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 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朱子语类》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罢,学舍中无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当时亦自煞有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避史录话》:“崇
    • 14.
      三花聚顶释义: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 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 15.
      三辰仪释义: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
    • 16.
      三顾茅庐释义: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 17.
      下旬释义:每月二十一日到该月最后一天的日子。
    • 18.
      下来释义:⒈由高处到低处来:他从山坡上下来了。 昨天省里下来两位干部。⒉指谷物、水果、蔬菜等成熟或收获:再有半个月桃就下来了。⒊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向低处或由远处向近处来: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河水从上游流下来。又派下新任务来了。⒋用在动词后,表示从过去继续到现在或从开始继续到最后: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所有参加业余培训的人都坚持下来了。⒌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把情况记录下来。车渐渐停了下来。起下几个钉子来。⒍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继续增加:天色渐渐黑下来。声音慢慢低了下来。
    • 19.
      不如稊稗释义: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
    • 20.
      不耻最后释义: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最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仆二主释义:剧本。意大利哥尔多尼作于1745年。流浪汉特鲁法尔金诺同时受雇于女扮男装来威尼斯寻找未婚夫的拉斯波妮和她的未婚夫阿列图依。为了不泄露一仆事二主的秘密,他想尽办法不让两个主人发觉。最后,两个主人终于见面,特鲁法尔金诺却设下圈套,使他们迷惑不解。
    • 2.
      一决胜负释义: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 3.
      一息尚在释义:息:呼吸,气息;尚:还。 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 4.
      一槌定音释义: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 5.
      一篑之功释义: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6.
      一锤定音释义: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 7.
      七七释义:旧俗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 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释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 9.
      万尼亚舅舅释义:剧本。俄国契诃夫作于1897年。乡绅万尼亚二十五年中放弃个人幸福,与外甥女索尼雅辛勤经营庄园,供养妹夫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但他终于发现妹夫只是个华而不实的庸才,他于激怒中枪击妹夫,幸未击中。最后在友人劝解下不得不与妹夫言归于好。
    • 10.
      三一八惨案释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 所部国民军与 奉 系军阀作战,日本 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 奉 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 英 美 法 意 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 大沽口 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 三月十八日,北京 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 天安门 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 段琪瑞 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 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 11.
      三校释义:也称终校,出版界术语,意指第三遍校对书稿,是通读前的最后一次校对。
    • 12.
      三榜定案释义: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 极言行事慎重。
    • 13.
      三舍法释义:宋神宗 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 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 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朱子语类》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罢,学舍中无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当时亦自煞有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避史录话》:“崇
    • 14.
      三花聚顶释义: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 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 15.
      三辰仪释义: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
    • 16.
      三顾茅庐释义: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 17.
      下旬释义:每月二十一日到该月最后一天的日子。
    • 18.
      下来释义:⒈由高处到低处来:他从山坡上下来了。 昨天省里下来两位干部。⒉指谷物、水果、蔬菜等成熟或收获:再有半个月桃就下来了。⒊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向低处或由远处向近处来: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河水从上游流下来。又派下新任务来了。⒋用在动词后,表示从过去继续到现在或从开始继续到最后: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所有参加业余培训的人都坚持下来了。⒌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把情况记录下来。车渐渐停了下来。起下几个钉子来。⒍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继续增加:天色渐渐黑下来。声音慢慢低了下来。
    • 19.
      不如稊稗释义: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
    • 20.
      不耻最后释义: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最后造句

1.这个靠囤积居奇暴发起来的奸商,最后变得一无所有。

2.为政者倒行逆施,最后总是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3.她本想为小王解燃眉之急,才答应装作他的女朋友的,没想到,到最后竟假戏真做,和小王成为夫妻。

4.两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只得兵戎相见了。

5.队员们正在养精畜锐,准备迎接最后的冠亚军决赛。

6.他请我去参观他的个人画展,我对绘画不感兴趣,可却之不恭,最后还是去了。

7.他连父亲最后一眼都没看到,跪在坟前,哀哀欲绝。

8.解放前,他在中学教书,对校长一贯奉辞伐罪,但最后还是被解聘了。

9.经过双方领导做工作,他们两口子相安无事了,但好景不长,最后还是离了婚。

10.经过化疗,他的病情有所好转,谁知好景不常,最后他竟死了。

11.最后孑然一身,郁郁寡欢。

12.战士们幕天席地,爬山涉水,最后到达了延安。

13.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才能最后完成。

14.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15.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我们要无偏无党,最后要做到几方面都心服口服。

16.他飞扬跋扈,欺行霸市,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7.泰山压卵势不可挡,最后劲旅黄队战胜了弱小的红队,取得了第一名。

18.无计划、无组织地搞开发,就如同瞎子摸鱼,盲人瞎马般胡碰乱搞,最后损失肯定不会小。

19.他一贯瞒上欺下,最后进了监狱。

20.王金宝成心装傻充愣,最后好歹算是完成了接头任务。

最后(zui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最后是什么意思 最后读音 怎么读 最后,拼音是zuì hòu,最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最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