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惶惶 惶惶的意思
huánghuáng

惶惶

简体惶惶
繁体
拼音huáng huáng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ㄤˊ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áng, ◎ 恐惧。【组词】:惶怖。惶恐。惶惧。惶惶。惶惑(疑惧)。惶窘。惶遽。惊惶。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 恐惧。【组词】:惶怖。惶恐。惶惧。惶惶。惶惑(疑惧)。惶窘。惶遽。惊惶。惶惶不可终日。

基本含义

形容人心惶惶,恐慌不安。

惶惶的意思

惶惶 [huáng huáng]

1. 恐惧不安貌。

人心惶惶。
惶惶不可终日(形容非常惊恐,连一天都过不下去)

[ on tenterhooks; in a state of anxiety; ]

3. 也作“皇皇”

惶惶 引证解释

⒈ 恐惧不安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 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至 永州 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过。”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人心惶惶,讹言一夕数惊。”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我三天不上办公厅,弄得厅里有点人心惶惶起来。”

⒉ 匆遽。

宋 欧阳修 《记旧本韩文后》:“孔 孟 惶惶於一时,而师法於千万世。”
鲁迅 《集外集·关于<关于红笑>》:“同一著作有几种译本,又何必如此惶惶上诉。”


国语词典

惶惶 [huáng huáng]

⒈ 心中惶恐不安的样子。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疏解车义第二书〉:「到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过,往来甚熟。」也作「皇皇」、「遑遑」。

⒉ 匆促急迫的样子。

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惶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惶惑释义:疑惑畏惧:他整天惶惑不安。
    • 2.
      惶遽释义:惊慌:神色惶遽。

惶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杂释义:纷繁;杂乱。 南朝 梁简文帝《眼明囊赋》:“明金乱杂,细宝交陈。”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照例是那样乱杂而又悠长的街。”吴组缃《山洪》九:“他觉得乱杂无头绪,惶惶然没法静定。”
    • 2.
      人不自安释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 3.
      人心惶惶释义: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 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 4.
      人心皇皇释义:见“人心惶惶”。 人们内心惊恐不安。
    • 5.
      人心释义:⒈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振奋人心。大快人心。人心所向。人心惶惶。⒉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人心不古。他并不是没有人心的人。
    • 6.
      天下鼎沸释义: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 7.
      恓恓遑遑释义:⒈亦作“恓恓惶惶”。忙碌不安貌。⒉悲伤貌。
    • 8.
      惶惶释义:恐惧不安:人心惶惶。惶惶不可终日(形容非常惊恐,连一天都过不下去)。也作皇皇。
    • 9.
      栖栖惶惶释义:栖栖:忙碌的样子;惶惶:心不安定的样子。形容忙碌不安。
    • 10.
      栖栖遑遑释义:栖栖:忙忙碌碌不安的样子。 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忙碌不安,到处奔波。亦作“栖栖惶惶”。
    • 11.
      汲汲顾影释义: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12.
      疏隔释义:亦作“疎隔”。亦作“踈隔”。疏远隔绝;分离。《晋书·范宁传》:“王国寳,宁 之甥也,以諂媚事 会稽王 道子,惧为 宁 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 沉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踈隔。”踈隔,一本作“疎隔”。宋 柳永《浪淘沙》词:“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明史·郑履淳传》:“万众惶惶,皆谓羣小侮常,明良疎隔。”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或者又怕,解放以后,父子间要疏隔了。”
    • 13.
      皇皇释义:⒈同“惶惶”。⒉同“遑遑”。⒊形容堂皇,盛大:皇皇文告。皇皇巨著。
    • 14.
      阨摧释义:困厄抑制。 唐 李翱《答韩侍郎书》:“如鄙人无位於朝,阨摧於时,恓恓惶惶,奔走耻辱,求食不暇,自一千年来贤士屈厄,未见有如此者。”

惶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杂释义:纷繁;杂乱。 南朝 梁简文帝《眼明囊赋》:“明金乱杂,细宝交陈。”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照例是那样乱杂而又悠长的街。”吴组缃《山洪》九:“他觉得乱杂无头绪,惶惶然没法静定。”
    • 2.
      人不自安释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 3.
      人心惶惶释义: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 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 4.
      人心皇皇释义:见“人心惶惶”。 人们内心惊恐不安。
    • 5.
      人心释义:⒈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振奋人心。大快人心。人心所向。人心惶惶。⒉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人心不古。他并不是没有人心的人。
    • 6.
      天下鼎沸释义: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 7.
      恓恓遑遑释义:⒈亦作“恓恓惶惶”。忙碌不安貌。⒉悲伤貌。
    • 8.
      惶惶释义:恐惧不安:人心惶惶。惶惶不可终日(形容非常惊恐,连一天都过不下去)。也作皇皇。
    • 9.
      栖栖惶惶释义:栖栖:忙碌的样子;惶惶:心不安定的样子。形容忙碌不安。
    • 10.
      栖栖遑遑释义:栖栖:忙忙碌碌不安的样子。 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忙碌不安,到处奔波。亦作“栖栖惶惶”。
    • 11.
      汲汲顾影释义: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12.
      疏隔释义:亦作“疎隔”。亦作“踈隔”。疏远隔绝;分离。《晋书·范宁传》:“王国寳,宁 之甥也,以諂媚事 会稽王 道子,惧为 宁 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 沉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踈隔。”踈隔,一本作“疎隔”。宋 柳永《浪淘沙》词:“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明史·郑履淳传》:“万众惶惶,皆谓羣小侮常,明良疎隔。”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或者又怕,解放以后,父子间要疏隔了。”
    • 13.
      皇皇释义:⒈同“惶惶”。⒉同“遑遑”。⒊形容堂皇,盛大:皇皇文告。皇皇巨著。
    • 14.
      阨摧释义:困厄抑制。 唐 李翱《答韩侍郎书》:“如鄙人无位於朝,阨摧於时,恓恓惶惶,奔走耻辱,求食不暇,自一千年来贤士屈厄,未见有如此者。”

惶惶造句

1.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再加上甲流病毒的骚扰,弄得人心惶惶,七上八下的。

2.你老喜欢危言耸听,弄得人心惶惶,对你有什么好处?

3.居家一被梁上君子入侵,常会弄得那家人终日惶惶难安。

4.这些不法分子在这一带频繁活动,篝火狐鸣,搞得广大群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5.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6.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7.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8.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9.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

10.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

11.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12.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

13.听说农民起来造反了,乡下的地主和城里的绅士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14.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吓得国民党政府要员们惶惶不可终日。

15.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16.文革时期,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17.这一带闹鼠疫,每天人心惶惶

18.近时期连日大雨,闹得人心惶惶,惟恐发大水。

19.地震的近期预报一发出,闹得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20.时间,街谈巷议,人心惶惶,无不与此事有关。

惶惶(huanghu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惶惶是什么意思 惶惶读音 怎么读 惶惶,拼音是huáng huáng,惶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惶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