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 恐惧。【组词】:惶怖。惶恐。惶惧。惶惶。惶惑(疑惧)。惶窘。惶遽。惊惶。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 恐惧。【组词】:惶怖。惶恐。惶惧。惶惶。惶惑(疑惧)。惶窘。惶遽。惊惶。惶惶不可终日。
1. 恐惧不安貌。
例人心惶惶。
惶惶不可终日(形容非常惊恐,连一天都过不下去)
英[ on tenterhooks; in a state of anxiety; ]
3. 也作“皇皇”
⒈ 恐惧不安貌。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 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至 永州 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过。”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人心惶惶,讹言一夕数惊。”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我三天不上办公厅,弄得厅里有点人心惶惶起来。”
⒉ 匆遽。
引宋 欧阳修 《记旧本韩文后》:“孔 孟 惶惶於一时,而师法於千万世。”
鲁迅 《集外集·关于<关于红笑>》:“同一著作有几种译本,又何必如此惶惶上诉。”
⒈ 心中惶恐不安的样子。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疏解车义第二书〉:「到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过,往来甚熟。」也作「皇皇」、「遑遑」。
⒉ 匆促急迫的样子。
引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1.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再加上甲流病毒的骚扰,弄得人心惶惶,七上八下的。
2.你老喜欢危言耸听,弄得人心惶惶,对你有什么好处?
3.居家一被梁上君子入侵,常会弄得那家人终日惶惶难安。
4.这些不法分子在这一带频繁活动,篝火狐鸣,搞得广大群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5.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6.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7.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8.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9.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
10.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
11.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12.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
13.听说农民起来造反了,乡下的地主和城里的绅士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14.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吓得国民党政府要员们惶惶不可终日。
15.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16.文革时期,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17.这一带闹鼠疫,每天人心惶惶。
18.近时期连日大雨,闹得人心惶惶,惟恐发大水。
19.地震的近期预报一发出,闹得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20.时间,街谈巷议,人心惶惶,无不与此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