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注本 注本的意思
zhùběn

注本

简体注本
繁体註本
拼音zhù běn
注音ㄓㄨˋ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ù,(1) 灌进去。【组词】:注入。注射。大雨如注。(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组词】:注视。注目。注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组词】:注解。注释。注音。夹注。(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例句】: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组词】:注册。注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组词】:下注。赌注。(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组词】:一注钱。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在书籍、文件等上面加注批注,以便理解和记忆。

注本的意思

注本 [zhù běn]

1. 带有注释的版本。

注本 引证解释

⒈ 带有注释的版本。

《四库全书总目·经二十·仪礼注疏》:“其书自 元 以前,絶无注本。”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七:“古注本也有被后人妄改了的。”
对正文作了注释的本子。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选本的数量似乎远在註本之上,但是其中文学批评的材料并不多。”


国语词典

注本 [zhù běn]

⒈ 书中除正文外,另附有注释的版本。


注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坡七集释义: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 2.
      六采释义:谓天地四方之色,即青、白、赤、黑、玄、黄六色。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画繢之事,杂用天地四方之色,青与白,赤与黑,玄与黄,皆相次,谓之六色。”按,《周礼·考工记·画繢》:“画繢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杜 注本此。
    • 3.
      楚辞章句释义:《楚辞》注本。 东汉王逸注。《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
    • 4.
      诗传释义:⒈《诗经》的注解。⒉《诗经》的注本。⒊指《诗经》和《春秋三传》。⒋诗的总集。

注本(zhub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注本是什么意思 注本读音 怎么读 注本,拼音是zhù běn,注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注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