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辙 一辙的意思
zhé

一辙

简体一辙
繁体一轍
拼音yī zhé
注音ㄧ ㄓ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zhé,(1) 车轮压的痕迹。【组词】:覆辙。车辙。南辕北辙。(2) 车行的一定路线。【组词】:上下辙。(3)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组词】:辙口。合辙押韵。(4) 办法,主意。【组词】:没辙了。(5) 途径,门路。

基本含义

指相同的方法、道理或结果。

一辙的意思

一辙 [yī zhé]

1. 同一车轮碾出的痕迹。喻趋向相同。

一辙 引证解释

⒈ 同一车轮碾出的痕迹。喻趋向相同。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涂一辙。”
《新唐书·后妃传上赞》:“或称 武、韦 乱 唐 同一辙, 武 持久, 韦 亟灭,何哉?”
宋 真德秀 《刘氏传忠录后序》:“由祖洎孙,若出一辙。”
《清史稿·诸王传六·理密亲王允礽》:“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国语词典

一辙 [yī zhé]

⒈ 相同、无变化。

《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红楼梦·第一回》:「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


一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应释义:吉兆。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昔 元 凯 之弼 重华,宣惠慈和,周公 之翼 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寧。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新唐书·五行志二》:“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 以为休应。”明 张居正《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微夫慈诚内启,休应响答,畴克臻兹,卓哉煌煌,与神母授 禹 之符,如出一辙矣。”
    • 2.
      分龙雨释义: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 时 吴越 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 时 燕 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
    • 3.
      蛇鼠一窝释义:形容坏人互相勾结,或者形容两个相互关联的人做坏事的行径如出一辙(含有贬义)。
    • 4.
      衆心释义:众人之心;民心。 《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陈奇猷 集释:“人君深知一事之详情则可警众人之心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氏 得 齐 众心。”《北史·序传》:“孝文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宋襄公 虽行仁义,失众而亡,田常 虽不义,得众而强。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 5.
      隔辙雨释义:夏季降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谓之隔辙雨,也称分龙雨。

一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应释义:吉兆。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昔 元 凯 之弼 重华,宣惠慈和,周公 之翼 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寧。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新唐书·五行志二》:“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 以为休应。”明 张居正《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微夫慈诚内启,休应响答,畴克臻兹,卓哉煌煌,与神母授 禹 之符,如出一辙矣。”
    • 2.
      分龙雨释义: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 时 吴越 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 时 燕 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
    • 3.
      蛇鼠一窝释义:形容坏人互相勾结,或者形容两个相互关联的人做坏事的行径如出一辙(含有贬义)。
    • 4.
      衆心释义:众人之心;民心。 《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陈奇猷 集释:“人君深知一事之详情则可警众人之心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氏 得 齐 众心。”《北史·序传》:“孝文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宋襄公 虽行仁义,失众而亡,田常 虽不义,得众而强。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 5.
      隔辙雨释义:夏季降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谓之隔辙雨,也称分龙雨。

一辙造句

1.这两个计划如出一辙

2.历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3.你们几个人好吃懒做,如出一辙

4.他们两个的话如出一辙

5.对于销售期和不能低价销售的问世也是如出一辙

6.但他写信的基调、节奏、感情与简洁与我“如出一辙”。

7.房地产开发的衰退拖累了增长,跟上年如出一辙

8.这与作者当初曾热衷于的事情如出一辙

9.我们俩事先没商量,可所说的话都一样,真是如出一辙

10.这两件窃盗案的手法如出一辙,应是同一个窃贼做的。

11.正和用笔的意图如出一辙,更易带动情绪的投入。

12.他们说法如出一辙,应该早就商量好了。

13.几年之后,对他设计的购物商城的评论如出一辙

14.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15.警察们感到,这两件劫案的作案方法如出一辙

16.警察们感到,这两年劫案作案的方法如出一辙

17.历史上有些事情非常相像,如出一辙

18.他俩想出来的办法如出一辙,不愧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

19.两国的策略虽如出一辙,但它们的力量却不可相提并论。

一辙(yiz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辙是什么意思 一辙读音 怎么读 一辙,拼音是yī zhé,一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