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1. 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指持节赴任的官员。笋的美称。手杖的美称。形容高尚的节操。形容声音如鸣佩玉,铿锵而有节奏。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藕的美称。
⒈ 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
引《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
《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
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⒉ 指持节赴任的官员。
引宋 杨万里 《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清 唐孙华 《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
⒊ 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
引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注:“《汉书音义》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节,竹约也,以玉为之,故云玉节矣。”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洪崖领玉节,坐使虚音生。”
⒋ 手杖的美称。
引唐 胡曾 《咏史·高阳池》:“何事 山公 持玉节,等閒深入醉乡来。”
⒌ 笋的美称。
引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明 杨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⒍ 藕的美称。
引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藕》:“陶弼 诗:‘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
⒎ 形容高尚的节操。
引宋 张孝祥 《西江月·重九》词:“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
⒏ 形容声音如鸣佩玉,铿锵而有节奏。
引唐 张说 《皇帝行太和之乐一章》:“玉节四夏,金鏘五钟。”
唐 陆龟蒙 《寒夜联句》:“高唱戞金奏,朗咏鏗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