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统 [guān tǒng]
1. 职官的体制。
官统 引证解释
⒈ 职官的体制。
引《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官统不一,则职业不脩;职业不脩,则事何得而简。”
官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厢巡释义:宋 代京都巡夜的军警,属厢官统辖。
- 2.
属员释义:某长官统属的官员称为其属员。
- 3.
引擢释义:起用提拔。 《宋书·前废帝纪》:“其有孝性忠节……务加旌举,随才引擢。”《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曹爽 素与亲善,及辅政,骤加引擢,以为腹心。”章炳麟《訄书·官统下》:“明太祖 令中外诸臣,下至仓库杂流,皆得举士,传相引擢。”
- 4.
归流释义:⒈流入海的河流。⒉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 5.
慎将释义:谨慎为将。亦指谨慎为将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厌次侯 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 留。”颜师古 注:“以谨慎为将也。”《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说,慎将为 楚 汉 时官号,犹 明 之参将。见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
- 6.
改土归流释义:明清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 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即改变过去以当地统治者为世袭官吏(土官)的制度,按照内地做 法,委派有一定任期的官吏(流官)实行统治。
- 7.
榦佐释义:指能担负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则 皞、頊、夏、商 所闓置”自注:“上选卿尹,则非敬忌择人之道,下撰榦佐,则非庶慎罔知之义,此 魏 晋 以来之积弊,而 殷 法已为其前导。”
- 8.
水龙吟释义:⒈词碑名。 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⒉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的升帐。
- 9.
知县释义: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县的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明清两代为县级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称。
- 10.
知府释义: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府的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明清两代为府级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称。
- 11.
管辖区释义:地方行政长官统辖的地区(如在罗马帝国、法国或日本)
- 12.
维制释义:约束制衡。《新唐书·李绛传》:“两河 所惧者,部将以兵图己也,故委诸将总兵,皆使力敌任均,以相维制,不得为变。”《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议者欲废枢密院归兵部,帝曰:‘祖宗不欲兵权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
- 13.
翼鬲释义:同“翼翮”。章炳麟《訄书·官统下》:“震来虩虩,无丧翼鬲。”
- 14.
莫府释义:即幕府。 莫,通“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新唐书·杜如晦传》:“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莫府。”明 陶宗仪《辍耕录·妇女曰娘》:“隋 柴绍 妻 李氏,起兵应 李渊,与 绍 各置莫府,号娘子军。”章炳麟《訄书·官统中》:“凡将军有前后左右,而大将军居中而主莫府,故主领更卒者五人。”参见“幕府”。
- 15.
营部释义:⒈营舍;营房。《东观汉记·耿秉传》:“秉 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宋书·自序传·沉林子》:“高祖 每征讨,林子 輒摧锋居前,虽有营部,至於宵夕,輒勑还内侍。”唐 权德舆《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营部未葺,囷仓未完。”⒉指古 营州,今 东北 辽 东至 朝鲜 一带地方。章炳麟《訄书·官统上》:“是故言元年者以王为 文王,而摈 箕子 於海外 营部 之域,使无乱统。”⒊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属工部。《明史·职官志一》:“﹝ 洪武 ﹞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五年置营缮所。”
- 16.
蜚蓬之问释义:比喻无根据的传闻。 《管子·形势解》:“蜚蓬之問,明主不聽也。無度之言,明主不許也。故曰:蜚蓬之問,不在所賓。”章炳麟《訄书·官统下》:“若其勿便,雖不愆於舊章,蜚蓬之問,三王所不賓。”
- 17.
里闬释义:⒈指里门。 《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顺 与 光武 同里閈,少相厚。”李贤 注:“閈,里门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比屋连甍,千廡万室。”刘逵 注:“閈,里门也。”⒉代指乡里。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徐凝》:“﹝ 凝 ﹞与 施肩吾 同里閈,日亲声调。”清 钱谦益《雷孝子传》:“﹝其父﹞强饭徐步,优游里閈者一年而卒。”章炳麟《訄书·官统下》:“夫豪俊虽超軼於里閈之士,其材性则大氐不出其里閈。”
- 18.
革流归土释义:明 清 两代在 云南、贵州 等少数民族地区废除由政府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恢复土司世袭制的一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