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常俗 常俗的意思
cháng

常俗

简体常俗
繁体
拼音cháng sú
注音ㄔㄤˊ ㄙ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ng,(1) 长久,固定不变。【组词】: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组词】:常常。常客。时常。经常。(3) 普通的,一般的。【组词】: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4) 姓。

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含义

指习俗和风气,也指平常、普通。

常俗的意思

常俗 [cháng sú]

1. 犹习俗。

3. 寻常,平凡。

常俗 引证解释

⒈ 犹习俗。

汉 蔡邕 《述行赋》:“唐 虞 眇其既远兮,常俗生於积习。”

⒉ 寻常,平凡。

元 王氏 《粉蝶儿·寄情人》套曲:“见一座古寺宇,盖造得非常俗。”


常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以成性释义:⒈原谓养成习惯即成本性。北齐 刘昼《新论·风俗》:“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唐 白居易《策项》:“臣聞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⒉一般用以指坏习惯不易改变。宋 司马光《乞罢保甲招置长名弓手札子》:“鄉村無賴子弟……飲博遊蕩,習以成性。”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由是而之習以成性,居官則不畏三尺,任職則不畏簡書,攫金則不畏市人。”
    • 2.
      宰府释义:宰相办公之所。《后汉书·马严传》:“旧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 丙吉 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於是宰府习为常俗。”汉 蔡邕《陈政要七事疏》:“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疎废。”
    • 3.
      罔养释义:犹依违。《后汉书·马严传》:“旧丞相、御史亲临职事,唯 丙吉 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於是宰府习为常俗,更共罔养,以崇虚名。”李贤 注:“罔养,犹依违也。”
    • 4.
      诡雅异俗释义: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 5.
      贯俗释义:习惯于常俗。

常俗(chang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常俗是什么意思 常俗读音 怎么读 常俗,拼音是cháng sú,常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常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