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水 二水的意思
èrshuǐ

二水

简体二水
繁体
拼音èr shuǐ
注音ㄦˋ ㄕ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基本含义

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二水的意思

二水 [èr shuǐ]

1. 指漳河上游的浊漳河、清漳河。方言。比喻重复的或不新鲜的事物。

二水 引证解释

⒈ 指 漳河 上游的 浊漳河、清漳河。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漳 流鸣二水,日色下三臺。”
倪璠 注:“《汉书·地理志》曰:‘ 浊漳水 出 长子 谷鹿山 东,至 鄴,入 清漳。’此言二水,盖谓 浊漳 清漳 也。”

⒉ 方言。比喻重复的或不新鲜的事物。

《扬州评话选·火烧博望坡》:“‘这件事呀!愚兄已知道了久矣。’原来 张飞 还是弄的个二水。”


二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山二水释义: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泛指南京的山水。
    • 2.
      三巴释义:⒈古地名。巴郡、巴东、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晋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建安 六年,鱼復 蹇允 白 璋 争 巴 名,璋 乃改 永寧 为 巴郡,以 固陵 为 巴东,徙 羲 为 巴西 太守,是为 三巴。”《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以 桓希 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将戍 三巴 以备之。”胡三省 注:“三巴,巴郡、巴东、巴西 也。杜佑 曰:渝州,古 巴国,谓之 三巴。以 閬、白 二水东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⒉多泛指 四川。唐 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
    • 3.
      先辨淄渑释义:淄、渑二水的味道不同,分开能辨别,合起来无法分辨。泛指事物融合后难以分辨。
    • 4.
      叫叫释义:⒈远声。 《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唐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噭”。黄侃《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⒉喊叫;呼叫。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严复《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⒊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
    • 5.
      台骀释义:相传上古 金天氏 少皞 的后代 昧,生 允格、台骀。 台骀 承袭祖业,为水官之长,疏通 汾 洮 二水,帝 颛顼 嘉其功,封之于 汾川,后世遂以为 汾水 之神。见《左传·昭公元年》。汉 王充《论衡·别通》作“臺台”。
    • 6.
      合江亭释义:古迹名。 为 唐 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 湖南 衡阳县 北。唐 韩愈 有《合江亭》诗。孙汝听 题解:“亭在 衡州 负郭,今之 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於二水之间,旁有 朱陵洞,亦谓之 朱陵仙府,唐 人题刻散满巖上。”(2)在今 湖北 宜都县 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 路侍中 巖 ……以官妓 行云 等十人侍宴,移镇 渚宫 日,於 合江亭 离筵赠 行云 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 江 南岸。’至今播於倡楼也。”(3)在今 四川 成都市 东南。传为 唐 韦皋 建。参阅 宋
    • 7.
      张瑞图释义:明代书画家。字长公,号二水,晋江(今属福建)人。万历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书法能蹊径自辟,有奇逸之趣,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明末四大书家”。画学黄公望。有《张瑞图人物册》。
    • 8.
      搏激释义:猛烈冲击。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贵州 普 定卫 有二水:一曰 滚塘寨,一曰 闹蛙池,相近前后。吴 人从军至此,夜闻水声搏激。”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然上下五千年,纵横廿四史……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於近三十年者,不见夫潮流搏激乎?”
    • 9.
      汾潞释义:亦作“汾露”。 汾水 与 潞水。亦泛指二水流经的地区。
    • 10.
      沮漳释义:沮水 与 漳水 的并称。 亦指此二水之间的地区。
    • 11.
      洙泗释义:洙水 和 泗水。古时二水自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为二水,洙水 在北,泗水 在南。
    • 12.
      涧瀍释义:二水名。均流经今 洛阳市 境注入 洛水。《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瀍水 西,惟 洛 食。”孔 传:“又卜 涧瀍 之间,南近 洛,吉。”三国 魏 嵇康《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周公 迁邑,乃卜 涧瀍,终惟 洛 食。”唐 沉佺期《伤王学士》诗:“忆汝曾旅食,屡空 涧瀍 湄。”后以代指 洛阳。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赠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露菊斑 丰 镐,秋蔬影 涧 瀍。”宋 陆游《长歌行》:“巍巍天王都,九鼎奠 涧 瀍。”清 赵翼《哭汪文端师》诗:“文苑芟榛莽,书城筑 涧 瀍。”
    • 13.
      淄渑释义:⒈淄水和渑水的并称。 皆在今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⒉比喻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 14.
      淇奥释义:⒈亦作“淇澳”。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毛 传:“奥,隈也。”晋 左思《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明 张景《飞丸记·发迹锄强》:“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奥 亦水名。’刘昭《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⒉《诗·卫风·淇奥序
    • 15.
      渑淄释义:渑水 与 淄水 的并称。二水在今 山东省。
    • 16.
      湘沅释义:湘江 与 沅江 的并称。 二水皆在 湖南省,又常并称 沅湘。
    • 17.
      潜发释义:暗发。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河 源潜发其岭,分为二水。”明 刘基《乌生八九子》诗:“少年挟弹如流星,祸机潜发不见形。”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虞诩》:“詡 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 以为矢力弱不能至。”
    • 18.
      澄江释义:⒈清澈的江水。南朝 齐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宋 柳永《轮台子》词:“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⒉水名。在 海南岛 上。有二源:一出 琼山县 西石山,叫 内澄江;一出 琼山县 虎村岭,叫 外澄江。二水在 澄迈县 南汇合入海。江水清澈,故名。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东六·琼州府》:“澄江 在县东,源出山谷间,下流达 新安江。”⒊江苏省 江阴市 的别称。古 长江 流到这里,江面骤宽,流缓沙沉,故有此称。宋 俞巨源《<江阴县志>序》:“大江 自 京口 来,委折而南,浩漾澎湃
    • 19.
      瀍洛释义:瀍水 和 洛水 的并称。洛阳 为 东周、东汉、魏、晋 等朝都城(今 河南省 洛阳市,地处 瀍水 两岸、洛水 之北)。故多以二水连称谓其地。《艺文类聚》卷九引 晋 张载《濛汜池赋》:“激 通渠 于千金,承 瀍 洛 之长川。”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天地板荡,左带沸脣,乘间电发,遂覆 瀍洛,倾五都。”明 唐顺之《读<春秋>》:“幽 弑而 平 徙 岐 丰 之地,委为草莽 瀍 洛 之外,声教阻絶。”
    • 20.
      瀍涧释义:瀍水 和 涧水 的并称。东周 以来的古都 洛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瀍水 直穿城中,涧水 环其西,故多以二水连称谓其地。唐 孟浩然《题李四十庄兼赠綦毋校书》诗:“左右 瀍 涧 水,门庭 緱氏山。”明 夏完淳《燕问》:“磽瘠险阻,古为战区,不足以荣华 瀍 涧,附丽皇极也。”清 顾炎武《将远行作》诗:“朝驰 瀍 涧 宅,夕宿 殽 函 都。”

二水(er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二水是什么意思 二水读音 怎么读 二水,拼音是èr shuǐ,二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