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误杀 误杀的意思
shā

误杀

简体误杀
繁体誤殺
拼音wù shā
注音ㄨˋ ㄕ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ù,(1) 错,不正确。【组词】:错误。失误。笔误。误差(chā)。(2) 耽搁。【组词】:耽误。(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组词】:误国。误人子弟。(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组词】:误伤。

shā,(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组词】: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 战斗,搏斗。【组词】:杀出重围。(3) 消减。【组词】:杀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例句】:肥皂水杀了眼睛。(5) 收束。【组词】:杀价。杀尾。(6) 勒紧,扣紧。【组词】:杀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组词】:笑杀人。恨杀。

误杀的意思

误杀 [wù shā]

1. 法律上指没有杀人意图,因失误而伤人致死。

[manslaughter;]

误杀 引证解释

⒈ 法律用语。主观上无杀人动机,因失误而伤人至死(区别于“故杀”)。 《元史·答里麻传》:“济阳县 有牧童,持铁连结击野雀,误杀同牧者,繫狱数年。

答里麻 曰:‘小儿误杀同牧者,实无杀人意,难以定罪。’罚铜遣之。”


国语词典

误杀 [wù shā]

⒈ 因错误而杀死原本无意杀害的人。

如:「警匪枪战时,最容易误杀路人。」

故杀


误杀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故杀释义:故意杀害(区别于“误杀”)。

误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杀释义:⒈凶神。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今日他出门之时……又犯着金神七杀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殭身死了也。”明 王锜《寓圃杂记》卷上:“﹝ 李 某﹞有子登 景泰 二年进士,立进士坊。阴阳家以为动七杀之地,其家连死五人。”⒉人命案件的七种情况。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人命有真有假,真者不离乎七杀:曰劫杀,曰谋杀,曰故杀,曰鬭殴杀,曰误杀,曰戏杀,曰过失杀。”
    • 2.
      不识释义:⒈不知道,不认识。⒉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 3.
      戏杀释义:谓相戏误伤而致死。 唐 代法律规定戏杀罪轻于斗杀,明 清 皆以斗杀论,至 光绪 末年又减轻论处。《唐律·斗讼》:“诸戏杀伤人者,减鬭杀伤二等。”长孙无忌 疏议:“戏杀伤人者,谓以力共戏鬭,因而杀伤人。”《清史稿·刑法志二》:“﹝ 光绪 ﹞三十二年,法律馆奏准将戏杀、误杀、擅杀虚拟死罪各案,分别减为徒、流。自此而死刑亦多轻减矣。”
    • 4.
      故杀释义:故意杀害(区别于“误杀”)。
    • 5.
      江令释义:⒈隋 江总 先后仕 南朝 梁、陈 及 隋 三朝,仕 陈 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唐 欧阳询《道失》诗:“不下结綺阁,空迷 江令 语。琱戈动地来,误杀 陈后主。”五代 王涣《惆怅诗》之九:“狎客沦亡 丽华 死,他年 江令 独来时。”⒉南朝 梁 江淹 曾为 建安 吴兴 令和 建元 东武 令,后世亦称“江令”。元 王恽《梦升天》诗:“彤管梦传 江令 笔,紫袍归抱上巖端。”
    • 6.
      牧羊哀话释义:短篇小说。郭沫若作。1919年发表。朝鲜李朝子爵闵崇华反对奸臣与日本签订“合邦条约”,其继室李氏却勾结仆人尹石虎欲谋杀子爵,不料却误杀石虎之子子英。闵女佩荑为子英情人,闻讯后哀恸欲绝。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篇具有爱国反帝意识的小说。
    • 7.
      过杀释义:⒈错杀,误杀。《史记·循吏列传论》:“李离 过杀而伏剑,晋文 以正国法。”⒉严加节制。宋 田况《<皇祐会计录>序》:“在昔冢宰制国用,必度岁之丰寡,谨出入之式灋,以驭其用,至通三十年之率,以防不给,其裁节过杀,精密重慎,可知也已。”

误杀(wush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误杀是什么意思 误杀读音 怎么读 误杀,拼音是wù shā,误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误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