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边论 边论的意思
biānlùn

边论

简体边论
繁体邊論
拼音biān lùn
注音ㄅㄧㄢ ㄌ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ān bian,(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组词】:边缘。边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组词】: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例句】:等边三角形。(4) 旁侧,近旁。【组词】:身边。边锋。(5) 方面。【例句】:边干(gàn )边学。(6) 表示方位。【组词】:上边。外边。(7) 姓。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基本含义

指在边缘地带或边界上进行讨论、争辩。

边论的意思

边论 [biān lùn]

1. 守边御敌的观点主张。

3. 有关边事的讨论研究。

边论 引证解释

⒈ 守边御敌的观点主张。

《宋书·袁淑传》:“窃观都护之边论,属国之兵謨, 终 晁 之抗辞, 杜 耿 之言事,咸云及经之棘,犹闕上算,烛郛之敬,裁收下策。”

⒉ 有关边事的讨论研究。

宋 韩琦 《论时事》:“二曰念边事。今政府循故事,纔午即出,欲稍留,则恐疑众,退朝食罢,忽遽签书而出,何暇款及疆事哉?谓宜须未正方出,延此一时以专边论。”


边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夫释义:⒈见“丁夫”。⒉壮健的男子。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⒊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唐 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明 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河 决 封丘,起 大
    • 2.
      燕弧释义:用 燕 地出产的角所制作的弓。泛指良弓。语出《列子·汤问》:“昌 以氂悬蝨于牖……乃以 燕 角之弧,朔 蓬之簳射之,贯蝨之心,而悬不絶。”《文选·左思<魏都赋>》:“燕 弧盈库而委劲,冀 马填厩而駔骏。”李周翰 注:“燕 弧,角弓,出 幽 燕 地。”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风卷 河 冀,电扫 嵩 恒,燕 弧折却,代 马 摧足。”唐 李峤《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燕 弧带晓月,吴 剑动秋霜。”
    • 3.
      蒐猎释义:⒈狩猎。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蒐猎宣其号令,俎豆训其廉耻。”清 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康熙 中,藩王进献,以为蒐猎之所。”⒉搜求;猎取。明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於煨烬之餘。”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五言律祖》:“余更蒐猎 梁 陈 间,得声调大同者十数首。”闻一多《秋色》诗:“松鼠们张张慌慌地在叶间爬出爬进,蒐猎着他们来冬粮食。”⒊犹涉猎。元 揭傒斯《刘福墓志铭》:“十岁闻科举行,即大喜,忘昼夜,废寝食,蒐猎经史,旁
    • 4.
      辨覈释义:⒈辨明核实。 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论表》:“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开引羣虑,研尽众谋,短长毕陈,当否可见。”《宋书·始安王休仁传》:“申詔誥礪,辨覈事原。”⒉明晰翔实。南朝 宋 宗炳《答何衡阳书》:“敬览来论,抑裁佛化,毕志儒业,意义检著,才笔辨覈。”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新证序》:“近世之考订《荀子》者,淹贯如 王怀祖,精醇如 刘端临,辨覈如 俞荫甫、刘申叔。”
    • 5.
      闾井释义:⒈房屋、水井等建筑物。 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猋骑蚁聚,轻兵鸟集,竝践禾稼,焚爇閭井,虽边将多略,未审何以御之。”唐 王维《淇上田园即事》诗:“日隐桑柘外,河明閭井间。”唐 韩愈《唐正议大义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古之老於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屨来往也。”⒉闾里,居民聚居之处。唐 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閭井。”宋 梅尧臣《送仲文》诗:“三年不出户,孝行閭井闻。”《明史·赵世卿传》:“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閭井萧然,丧

边论(bianl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边论是什么意思 边论读音 怎么读 边论,拼音是biān lùn,边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边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