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镇 [biān zhèn]
1. 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
3. 指镇守边地的军事长官。
边镇 引证解释
⒈ 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
引《魏书·高祖纪上》:“又詔流迸之民,皆令还本,违者配徙边镇。”
唐 张说 《幽州新岁作》诗:“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猛将精兵却聚集在边镇上,内外失去平衡,危险的局面是显而易见的。”
⒉ 指镇守边地的军事长官。
引《宋书·张畅传》:“且城守备防,边镇之常,但悦以使之,故劳而无怨耳。”
《魏书·叔孙建传》:“会彼边镇弃守而去,故 晋 前军得以西进,非敢凭陵 魏 境。”
清 姚鼐 《<西魏书>序》:“当 拓跋氏 之衰,朝廷失政而边镇横,武夫暴兴而国柄移。”
边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借释义:⒈优待,借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晋 朝南渡,优借士族,故 江 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时 吒利 初立功,代宗 方优借。”⒉宽容,宽假。《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夏州 边镇,朝廷向来每加优借,府州 褊小,得失不繫重轻,且宜抚諭 彝兴,庶全大体。”宋 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以臣劝君,其罪至大,緃陛下优借,而天威咫尺,恐陨越随之。”
- 2.
佛郎机炮释义:明 代泛称 葡萄牙、西班牙 人为 佛郎机 人,故称其所制火炮为“佛郎机礮”。《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从右都御史 汪鋐 言,造佛郎机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佛郎机 者,国名也。”亦省称为“佛郎机”。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炮》:“凡铸砲,西羊(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钟广言 注:“明 代指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为 佛郎机。这里指 葡萄牙 人制造的炮。”《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官军得其礮,即名为佛郎机。”参阅 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 3.
屏翰释义:⒈《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因以“屏翰”比喻国家重臣。唐 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公居 河东,子在 鄜畤,为王屏翰,有壤千里。”《新唐书·赵德諲传》:“吾为国屏翰,渠敢有他志!”《辽史·天祚皇帝纪三》:“平州 带甲万餘,瑴 有文武材,可用为屏翰。”清 李渔《玉搔头·止兵》:“好箇有担当的男子,不枉做皇家的屏翰。”⒉谓屏障辅翼。《明史·张翀传》:“国家所恃为屏翰者,边镇也。”⒊保卫。《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四辅屏翰京师,兵力不可偏重。”《明史·靖江王守谦传
- 4.
番戍释义:仍世经略 江 淮,於是转运中州,以实边镇,百姓疲於道路。
- 5.
窥边释义:⒈窥伺边境。陈去病《少年行·张绥道上作》:“即今车书久同一,奚事窥边犹未絶。”⒉闚邊: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魏书·元澄传》:“澄 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闚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严,詔不从。”
- 6.
边垣释义:犹边墙。指 长城。明 张居正《答边镇巡抚高凤渚》:“正月承翰示,未及具復,兹又示 神 利 二堡工完,及 阳方口 边垣奏报疏,即下所司议覆矣。”《明史·蔡天祐传》:“天祐 以藩禄久缺,又岁当缮边垣,用便宜增淮盐引价。”清 李调元《蛱蝶词》:“今年知我在边垣,飞飞异地来相唁。”
- 7.
闚边释义: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魏书·元澄传》:“澄 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闚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严,詔不从。”
- 8.
阜安释义:富足安宁。《周礼·地官·大司徒》:“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唐 白居易《奉敕试边镇节度使加仆射制》:“禁暴而三军辑睦,除害而百姓阜安。”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节俭省用,与民休息,行之数年,百姓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