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shù shǔ shuò,(1) 屡次。【例句】: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1. 与一特定时间当作100的数量相比的表示数量变动的数字(如成本物价或生产量)
英[ index number; ]
2. 写在一个数学符号、数学式或量的右上角的一个符号,用以指示应完成的某种数学运算。
英[ exponent; ]
⒈ 屈指计数。
引宋 曾巩 《太平州回转运状》:“聚集感惭,岂胜指数。”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清 方苞 《读<古文尚书>》:“夫自 周 以来,著书而各自名家者,其人可指数也。”
⒉ 引申为筹算。
⒊ 指责数落。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生》:“霍 亦梦女子指数詬駡,以掌批其吻。”
沙汀 《减租》:“于是丢开那请求者,他又继续指数他在征粮购粮上遭受的种种损失。”
⒋ 数学名词。表示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数字。记在这个数的右上角。
⒌ 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它是某一社会现象的报告期数值对基期数值之比。指数分个体指数和总指数,前者如个别产品的产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后者如全部产品的产量指数、全部商品的价格指数等。指数还可推广用于计划检查和社会现象在不同地区间的对比。
⒈ 数学中为表示自乘若干次,在该数的右上角以小字书明次数,此小字称为「指数」。 如㎡中的 2,即为m的指数。
⒉ 为表示某种经济现象的变化,以某个时期的数值为基数,而以另一个时期的数值折合 基数百分之几所得的值称为「指数」。如「生产指数」、「物价指数」。表示多种现 象平均数相对变动的比值。
1.过江名士,如鲫之多,醉生梦死于其间者,不能屈指数。
2.一般来说,经济健康指数的最佳表现就是生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3.掰着手指数着日子期盼着团圆的时刻。
4.读一遍这条短信可以加大您的幸福指数。
5.邀请是包容性的,我们共同开展工作的潜力是指数级的。
6.只有年年坚持指数造林,才能使北京变成绿色的花园城市。
7.指数中的某一成分在未来六个月中违约的几率微乎其微。
8.股票指数一直跌,投资人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