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名词 名词的意思
míng

名词

简体名词
繁体名詞
拼音míng cí
注音ㄇ一ㄥˊ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cí,(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组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组词】: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组词】: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基本含义

[释义]
(1) (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人、牛、水、友谊、团体、今天、中间、北京。”
(2) (名)(名词儿)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化学名词|新名词儿。
(3) (名)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概念的词。
[构成]
偏正式:名(词
[例句]
名词常作主语、宾语。(作主语)

名词的意思

名词 [míng cí]

1. 表示名称(如人、动物)的词。

[ noun; substantive; ]

3. 除代词外,在句子中用作动词的主语或宾语的词,或是在独立结构中表示名称的词,或是在联系动词后作表语用的词。

名词 引证解释

⒈ 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儿。

丁玲 《杜晚香》:“抗美援朝, 晚香 还不及懂得这个新名词, 李 家的小儿子就报名参军了。”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他要参加农业社,却不知道这个名词。”

⒉ 语法学称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章炳麟 《訄书·订文》:“语言必先名词,次及动词,又次及助动词。”

⒊ 逻辑学称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概念的词。


国语词典

名词 [míng cí]

⒈ 表示人、地、事、物等名称的词,如王阳明、台北、教育、树木等。分专有名词、普通名词二种;或分具体名词、抽象名词二种。


名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个释义:⒈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⒉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⒊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⒋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张天翼《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沙汀《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 2.
      一传释义:排球运动技术名词。
    • 3.
      一元分类释义:天文学专有名词。
    • 4.
      一切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
    • 5.
      一切种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 (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 6.
      一源三歧释义:中医学名词。指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分三条经脉循行。
    • 7.
      一阐提释义:佛教名词。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迦”,略称“阐提”。意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
    • 8.
      七伤释义:中医学名词。
    • 9.
      七冲门释义:中医学名词。指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
    • 10.
      七恶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 11.
      七诊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 12.
      七返九转释义:又称七返九还,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专有名词,是用易数来比喻内修之道。
    • 13.
      三千大千世界释义:佛教名词,简称“大千世界”。以 须弥山 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 铁围山 为外郭,是谓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 14.
      三性释义:⒈佛教名词。 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⒉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⒊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⒋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 15.
      三段论式释义: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16.
      三焦释义:中医学名词。 指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等。分别属于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三焦是体内脏腑功能的综合,也是气和水液运行的通路。
    • 17.
      三转一响释义:又名四大件,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 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
    • 18.
      上不得芦苇释义:“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
    • 19.
      下厥上竭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指少阴病误用汗法而致逆转的病机。
    • 20.
      下合穴释义:基础理论名词。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

名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个释义:⒈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⒉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⒊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⒋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张天翼《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沙汀《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 2.
      一传释义:排球运动技术名词。
    • 3.
      一元分类释义:天文学专有名词。
    • 4.
      一切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
    • 5.
      一切种智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 (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 6.
      一源三歧释义:中医学名词。指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分三条经脉循行。
    • 7.
      一阐提释义:佛教名词。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迦”,略称“阐提”。意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
    • 8.
      七伤释义:中医学名词。
    • 9.
      七冲门释义:中医学名词。指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
    • 10.
      七恶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 11.
      七诊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 12.
      七返九转释义:又称七返九还,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专有名词,是用易数来比喻内修之道。
    • 13.
      三千大千世界释义:佛教名词,简称“大千世界”。以 须弥山 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 铁围山 为外郭,是谓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 14.
      三性释义:⒈佛教名词。 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⒉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⒊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⒋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 15.
      三段论式释义: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16.
      三焦释义:中医学名词。 指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等。分别属于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三焦是体内脏腑功能的综合,也是气和水液运行的通路。
    • 17.
      三转一响释义:又名四大件,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 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
    • 18.
      上不得芦苇释义:“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
    • 19.
      下厥上竭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指少阴病误用汗法而致逆转的病机。
    • 20.
      下合穴释义:基础理论名词。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

名词造句

1.在期末考试中,小名的成绩和名词与小花相比略胜一筹。

2.树林是生机盎然的代名词,是动物植物们的小天堂,是保卫祖国的士兵群。

3.所谓挫折,在从前的我看来不过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书上常常出现的名词;一种激励伟人前进的动力,而与我无关。如今明了,挫折,它是苦的,如咖啡一般,却有绵延的香味。

4.爱是我们所有人的名词,也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动词。

5.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地从机器中重复发出来时,他们才相信这东西没有半点虚假。

6.为动有三种,即名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7.其实这道题是考你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8.可以的,动词不定式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名词来使用,名词可以充当的成分,它都可以。

9.粉红是幸福的形式,是爱的表达,是笑容的代名词

名词(ming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名词是什么意思 名词读音 怎么读 名词,拼音是míng cí,名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名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