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 [lóng lóu]
1. 汉代太子宫门名。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指朝堂。借指太子。
龙楼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太子宫门名。
引《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不敢絶驰道,西至 直城门,得絶乃度,还入 作室门。”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⒉ 借指太子所居之宫。
引《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 龙楼 而问竖,入 虎闈 而齿胄。”
李周翰 注:“龙楼,汉 太子门名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 龙楼,垂将一纪。”
《白雪遗音·马头调·太子逃难》:“想当初,锦殿皇宫把福享彀,生长在 龙楼 ;到而今,后面追赶无人救,龙目泪交流。”
⒊ 借指太子。
引唐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五十韵》:“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杜相国 侍学龙楼一十七载, 咸丰 壬子薨於位。”
⒋ 指朝堂。
引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廩储。”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得笺窥认》:“只恐他步云梯,登月殿,上龙楼,题虎榜,不念旧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来·自御园与高渊公踏月归村寓》词:“长念龙楼待漏,一丸冷雪,偏难过,玉阑百折。”
国语词典
龙楼 [lóng lóu]
⒈ 西汉时太子所居住的门楼上刻有铜龙,故称太子的宫殿为「龙楼」。
引唐·姚合〈和高谏议入翰苑〉诗:「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
⒉ 帝王的宫阙。
龙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泽释义:祖先的遗泽。 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明 吴承恩《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
- 2.
佚老释义:⒈遁世隐居的老人。宋 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诗:“伊川 佚老鬢如霜,卧看《秋山》思 洛阳。”⒉使老年或老人安乐。宋 周必大《次杨廷秀》诗:“为问龙楼并凤阁,何如佚老及 平原?”《宋史·礼志十三》:“﹝ 绍兴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号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图,勉受嘉名,但增感慰。’”《宋史·职官志十》:“大抵祠馆之设,均为佚老优贤,而有内外之别。”
- 3.
急徵释义:⒈紧急征召。唐 方干《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⒉急诏赴狱。清 钱谦益《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 4.
神都释义:⒈犹神州。《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鍊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 楚 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参见“神州”。⒉犹言神京。谓京城。南朝 宋 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唐 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玄朔迴天步,神都忆帝车。”唐 刘禹锡《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诗:“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⒊指 洛阳。唐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 定都 洛阳。洛阳 旧号 东都,至是改称 神都,即今 河南省 洛阳市。神龙 元年
- 5.
蚁穴释义:⒈亦作“螘穴”。 蚂蚁的巢穴。⒉比喻可以酿成大祸的小漏洞。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螻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三国魏应璩《杂诗》:“细微可不慎,隄溃自蚁穴。”陈三立《孟乐大令出示纪愤旧句和答》之二:“蚁穴河山他日泪,龙楼鐘鼓在天灵。”
- 6.
起衰释义:⒈语出 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谓振兴文运衰颓之势,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风。清 蒋士铨《一片石·祭碑》:“兄,文能泣鬼,力可起衰。”清 王文玮《读书》诗之三:“起衰七百年,此语吾信不?”郭沫若《蜩螗集·松崖山市》:“望云与山月,起衰有大志。”⒉指使病弱者壮健起来。清 管世铭《送李云岩大司马赐告还黔》诗:“上药起衰驰凤岭,安舆扶疾到龙楼。”
- 7.
金璇释义:犹金玉。比喻牢固长久。《敦煌曲子词·感皇恩》:“龙楼凤闕喜云连。人争唱:福祚比金璿。”任二北《敦煌曲初探》:“金璿,犹金玉,比其坚贞也。”
- 8.
金璿释义:犹金玉。 比喻牢固长久。《敦煌曲子词·感皇恩》:“龙楼凤闕喜云连。人争唱:福祚比金璿。”任二北《敦煌曲初探》:“金璿,犹金玉,比其坚贞也。”
- 9.
铜楼释义:见“铜龙楼”。
- 10.
闺籍释义:“金闺籍”的省称。 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唐 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宋 徐铉《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宋史·选举志五》:“先是,任子得摄太祝奉礼,未几,即补正员。帝谓:‘膏粱之子,不十年坐致闺籍。’”参见“金闺籍”。
- 11.
高辟释义:犹大开。 南朝 梁 沉约 《酬孔通直逷怀蓬居》诗:“閶闔既洞启,龙楼亦高闢。”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法川高闢,慈宫峻敞。”
- 12.
齿胄释义:指太子入学与公卿之子依年龄为序。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闈而齿胄。”李周翰 注:“公卿之子为胄子。言太子入学,以年大小为次,不以天子之子为上,故云齿胄。齿,年也。”唐 韩愈《贺皇帝即位表》:“爰自主鬯春宫,齿胄国学,孝友之美,实形四方。”宋 徐铉《文献太子挽歌词》之五:“綵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太常丞 段顒 请国学五经博士各讲本经,以申横经齿胄之义,从之。”
- 13.
龙楼释义:⒈汉 代太子宫门名。《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不敢絶驰道,西至 直城门,得絶乃度,还入 作室门。”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⒉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 龙楼 而问竖,入 虎闈 而齿胄。”李周翰 注:“龙楼,汉 太子门名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 龙楼,垂将一纪。”《白雪遗音·马头调·太子逃难》:“想当初,锦殿皇宫把福享彀,生长在 龙楼;到而今,后面追赶无人救,龙目泪交流。”@
- 14.
龙楼凤城释义:犹言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