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 [bó tōng]
1. 广泛地通晓。亦谓广具各种知识。
3. 高大挺直。
博通 引证解释
⒈ 广泛地通晓。亦谓广具各种知识。
引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国有博通之士,则人主尊。”
宋 叶适 《惠州姜公墓志铭》:“二公博通古事。”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女子博通百家二氏(释道)之书,不仅诸经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司马迁 继承 司马谈 家学,又博通古今经学。”
⒉ 高大挺直。
引汉 陆贾 《新语·资质》:“﹝楩柟豫章﹞精捍直理,密緻博通,虫蝎不能穿,水湿不能伤。”
博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车释义:⒈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⒉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 2.
业毕释义:谓学习完毕。《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就 成皋 屈伯彦 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 3.
五经库释义:对博通五经的人的美称。
- 4.
众流释义:⒈众多的水流。 汉 班固《西都赋》:“众流之隈,汧 涌其西。”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涟水》:“涟水 出 邵陵县 界南,逕连 道县 ……控引众流,合成一溪。”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众流所凑,万泉所回。”⒉指学术上的各个流派。《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常游 洛阳 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晋 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唐 韩愈《后汉三贤赞》之一:“一见诵忆,遂通众流
- 5.
傍通释义:⒈四方通达,畅通。 ⒉谓学问广博通达。⒊谓靠近四方通达之地。
- 6.
儒相释义:指博通儒学的宰相。
- 7.
儒硕释义:博通的学者。
- 8.
内外学释义:内学和外学。东汉 儒生以七纬为内学,以六经为外学。《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就加袞职。”胡三省 注:“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参见“内学”。
- 9.
刘基释义:(1311—1375)明初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中进士,弃官归隐,著《郁离子》。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和兵法,善诗文。著有《诚意伯文集》。
- 10.
博极释义:犹言博通。谓遍览群书,知识渊博。宋 王安石《孙君墓碑》:“盖数年而具众经,后遂博极天下之书。”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今博极之士,罕能知其略者。”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桃花夫人示梦》:“某生因思 刘向 博极羣书,其言必有根据。”
- 11.
博物学家释义:旧时对博通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专家的尊称。《花城》1983年第2期:“达尔文 是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博物学家什么都懂。他周游过全世界。”
- 12.
博综释义:亦作“博纵”。 犹博通。汉 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总角入学,治《孟氏易》《欧阳尚书》《韩诗》。博综古文,周览篇籍,言语造次,必以经纶加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大伽蓝国》:“博综众经,研究异论。”明 徐渭《自为墓志铭》:“及悔学,志又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极。”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定相 ﹞博综天文地纪,人官物典兵农水利之学,皆淹贯。”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博纵羣书,规模宏远。”
- 13.
博艺释义:博通艺文。
- 14.
坟籍释义:古代典籍。《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就 成皋 屈伯彦 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新唐书·褚亮传》:“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坟籍之始,肇自 羲 黄,盛於 周 汉,衍于 梁 晋,极于 隋 唐。”章炳麟《文学说例》:“两 宋 以降,斯道渐普,然有所述作,犹号曰古文辞,其称谓不能无取於坟籍。”
- 15.
外学释义:⒈指太学以外的学校。《宋史·哲宗纪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学。”《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甲戌,詔天下兴学贡士,建外学於国南。”⒉东汉 儒生以“六经”为外学。《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加衮职。”胡三省 注:“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⒊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唐 鲍溶《送僧东游》诗:“风流 东晋 后,外学入僧家。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宋 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调儒书为
- 16.
大雅宏达释义: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 17.
守株释义:“守株待兔”的省称。《孔丛子·连丛子上》:“然雅达博通,不世而出,流学守株,比肩皆是,众口非非,正将焉立。”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不博达理。”唐 罗隐《自贻》诗:“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明 沉鲸《双珠记·假恩图色》:“怜恁凉凉无与处,穷途依稀守株;空囊何计充薪水,令人不觉攒眉。”
- 18.
宏达释义:(学识)广博通达。
- 19.
宽徇释义:渊博通达。
- 20.
宽通释义:渊博通达。宋 王安石《上徐兵部书》:“恭惟执事,宽通精明,暴著有年,宜留本朝,辅助风教。”